官僚資本的殘酷掠奪
從1927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止,蔣介石反革命集團發動的反革命內戰,范圍之大,屠殺人民之多,在歷史上是空前的。日本投降后,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蔣介石反革命集團又再次發動了內戰。它為了籌措戰爭費用來鞏固和擴大自己的統治,在經濟上對人民進行了殘梧的剝削和掠奪,同時積累起巨大的財富,形成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和陳果夫四大家族的官僚資本集團,壟斷了全國經濟命脈,成為南京政府的經濟基礎。
四大家族官僚資本集團依靠國家政權,壟斷了金融、商業、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等國民經濟主要部門。
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的金融壟斷,是通過“四行兩局”建立起來的。蔣介石在建立了法西斯政權后,立即利用國家權力,用滲入“官股”的辦法,控制了原來屬于北洋軍閥政府的兩大金融支柱,即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后來又相繼成立了“國家的”中央銀行和中國農民銀行,并組織了“四行聯合辦事總處”,由蔣介石任總處主席。四大銀行通過經理(或代理)國庫、經理內外債、經收稅款、發行鈔票、買賣金銀外匯以及存放款等金融業務活動,成為四大家族搜刮民脂民膏、集中社會財富、擴張官僚資本的重要工具。除四行之外,還成立兩個局,即以經營進口軍火為主的“中央信托局”,和以吸收小額儲蓄、經營居民匯兌業務、廣設分支機構的“郵政儲金匯業局”。這六個單位合起來,稱為“四行兩局”,是四大家族官僚資本集團金融體系的骨干。據統計,1928年至1935年,新開設的銀行有一百二十四家。1935年全國2566個銀行機構中,有1971個是“官辦”的銀行,占77%,其余較大的銀行也都是“官商合辦”和四大家族“商辦”的。不到十年的時間,四大家族官僚資本集團已建立起以“四行兩局”為骨干金融壟斷網。到抗戰結束后,通過接收敵偽各種金融機構,四大家族官僚資本集團的金融壟斷勢力進一步發展,達到了一統天下的地步。
歷史上漢武帝及其謀臣桑弘羊搞一個國營經濟的樣板,到了清末,清政府搞的官營軍業工業,國民黨統治時期,四大家族又搞了一個官僚壟斷資本,從發展生產力和提高人民生活兩個標準來衡量,國家權力直接插手壟斷經濟,可謂弊多利少。
上一篇:孤軍深入不可取
下一篇:官吏貪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