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其所謀: 鄭泰阻止董卓征兵》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董卓派郎中令李儒用毒藥害死了弘農(nóng)王劉辯。
董卓準備大規(guī)模征發(fā)全國百姓當兵,去討伐崤山以東地區(qū)。尚書鄭泰說:“為政的關(guān)鍵,在于是否施行德政,而不在于兵眾數(shù)量。”董卓很不高興地說: “照你這么講,軍隊就沒有用嗎?”鄭泰說: “我不是那個意思,只是認為崤山以東根本用不著出動大軍討伐。您在西州崛起,年輕時就出任將帥,深明軍事韜略。而袁紹是個宦官子弟,從小生長在京城; 張邈是東平郡的忠厚長者,坐在那里,眼睛都不會東張西望; 孔伷只會高談闊論,褒貶是非; 這些人全無軍事才能,臨陣交鋒,決不是您的對手。何況他們的官職都是自己封的,未得朝廷任命,上下尊卑都不明確。兩軍對陣,這些人就會各自保存實力,以觀成敗,不肯同心合力,共進共退。而且崤山以東地區(qū)太平的時間已很長,百姓都不熟悉作戰(zhàn),函谷關(guān)以西地區(qū)新近受過羌人的攻擊,連婦女都能彎弓作戰(zhàn)。并州、涼州的軍隊以及羌人、胡人義勇軍是最勇猛的軍隊,天下無人不怕,而您正是以這些軍隊作為爪牙,作起戰(zhàn)來,猶如猛虎入羊群,狂風掃枯葉,誰能抵抗,沒有重大事故,卻去征發(fā)百姓當兵,會動搖民心,使得怕服兵役的人聚集鬧事。放棄德政,而依仗軍隊,是自己損害自己的威望。”董卓聽完這番話,才高興起來。
鄭泰分析透徹、建策高明,不動如山,以靜制動、以逸待勞,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不斗而解眾之圍,采取轉(zhuǎn)移矛盾,分化瓦解之法,針對董卓特點和政局形勢,投以德政之道,既能平息關(guān)東之軍,又能阻礙董卓暴政; 既能保存實力,又能安定民眾。論辯有理,不卑不亢。
上一篇:《視民利弊:吳修建業(yè)宮》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誤其所謀,將計就計》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