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生修得到梅花
石評梅,原名汝璧,山西省平定縣人。“幼即穎慧,酷嗜讀書”,親朋師友均以“奇才”視之。“五四”運動爆發,她因積極組織同學參與這一愛國斗爭,被校方開除。但校方又惜其才,不久便復令恢復了她的學籍。
“五四”不久,石評梅以優異成績畢業。同年,考入當時全國女界教育最高學府——女子高等師范學校,投入進新文化運動。她以白話寫詩,情真意切,意蘊深厚,被譽為“北京著名女詩人”。她的散文、小說文風清雅、辭藻華美,富有詩情畫意。除此之外,她偶爾還寫劇本,如六幕劇《這是誰的罪?》。評梅早期作品充滿感傷色彩,但她在《微細的回音》中,仍喊出了激勵人心的呼聲:“燃兩支愛真理愛自由的明燈——照著——前途的成功建設!”
在女高師求學期間,評梅與朋友們創辦《婦女》、《薔薇》等刊物,親自主筆編稿,大力宣傳婦女解放運動。她不滿北洋軍閥的賣國行徑,深感民族危機的嚴重,“每與校中同學言及邦國顛危,則慷慨淚下”。她立誓一生從事教育,振興女學。在北師大附屬中學女子部任教期間,她經常向學生們灌輸尊師愛友、愛國愛民、誠實等思想,用真情感化學生。學生們尊稱她是“我們的導師,我們的星!”
1922年春,評梅結識了高君宇。高君宇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被人稱為“青年革命之健將”、“革命的實干家和理論家”。兩人因社會活動的接觸,感情逐漸深厚。正當他們的愛情宣告成熟的時候,高君宇因為革命工作勞累過度,重病纏身。評梅含淚守護,精心照料,表達了一片深情厚愛。但高終因身體虛弱,治療無效,與世長辭了。評梅悲痛欲絕。當愛人遺體在陶然亭安葬時,評梅含淚在墓碑上刻了他生前最喜愛的“言志之詩”:“我是寶劍,我是火花……”并在詩后寫下了哀怨痛楚的話“……君宇!我無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墳頭……”。在追悼會上,評梅哭吟了她寫的挽詞“……紅花枯萎,寶劍深埋……”之后,她寫了許多悼念愛人的詩文,寄托哀思,其情之悲,斷人心腸。
評梅一心想完成愛人未竟的事業,可惜的是沒有等她實現這一愿望,就因腦膜炎絕癥而于1928年9月病故了。當時她年僅二十七歲。根據評梅的遺愿.朋友將她葬于高君宇身邊。后人稱之為“高石之墓”。
“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抔凈土掩風流。”一朵清香傲雪的梅花,就這樣匆匆離開了我們。
上一篇:減肥無方損害健康
下一篇:凱撒竟遭朋友的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