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敗垂成的迪亞士
1415年,葡萄牙攻占了北非和西非聯結處的摩爾人據地修達,取得了沿西非海岸向南推進的前進基地和橋頭堡。葡萄牙人為了避開穆斯林勢力,開辟去印度、東方的新航路,攫取黃金、香料和其他物品,開疆拓土,開始了有組織有計劃的持續的探航活動。到15世紀80年代,葡萄牙人已推進到接近南回歸線的公納米比亞海岸。1486年,葡萄牙國王派迪亞士率船隊進行新的探航。
1487年8月,巴托羅繆·迪亞士率兩只約50噸的卡拉維拉式新式帆船和一只儲藏船離開里斯本出航。航行到公納米比亞的呂德里茨,迪亞士立下了第一塊石碑。1488年1月,船隊在南緯33度一帶遇到了風暴,被迫向西駛入大西洋,遠離了海岸。幾天后,風暴平息了。迪亞士轉向東行駛了幾天,但沒見著海岸。他估計已繞過非洲最南端,便向北航行,兩三天后發現了已變成東西走向的海岸。他們沿海岸東航,在潘焦恩角立下了第二塊石碑。從這里起,海岸線緩緩轉向東北,朝印度方向延伸。迪亞士好不高興;非洲的全部南海岸已繞過了,自己已航入了印度洋,繞過非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終于被發現了!多少年來西歐人孜孜追求的目標就要達到了!可是,經過長達半年的遠航顛簸,船員們已疲憊不堪,加上儲藏船在風暴中散失,糧食等短缺,紛紛強烈要求返航。迪亞士被迫妥協,并難過地哭了。他了解葡萄牙君主慣用的權術,他們不會讓一個已有重要貢獻,出了名的航海探險家再領導重大遠航,自己不能親自完成開辟新航路了。……他們沿著海岸向西返航,在從前經受過風暴的海域發現了一個很凸出的大海角,海岸線由此恢復為南北向。迪亞士把它稱為風暴角,在此豎起第三塊石碑。然后他們向北駛去,不料竟碰到了原以為已沉沒的儲藏船。1488年12月,船隊回到里斯本。若奧二世聽取了迪亞士的匯報,當即決定把風暴角改名為好望角,因為它預示著開辟新航路的美好希望已可以變成現實。1497年,達伽馬率領葡萄牙船隊終于開辟了從歐洲繞過非洲去印度的新航路。
迪亞士本可以躋身最重要的航海探險家之列,與鄭和、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齊名。但由于葡萄牙因沒遇到競爭和挑戰而不很迫切),加上偶然的因素(儲藏船一度散失),迪亞士功敗垂成,沒能完成開辟新航路的壯舉,造成地理發現史上最大的遺憾。1500年,迪亞士參加了由卡貝拉爾主持的去印度的遠航和對巴西的意外的發現,5月在他發現的好望角一帶水域遇風暴罹難。
上一篇:割腹之禍
下一篇:加邦牧師助暴為虐被工人處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