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年三大起義的失敗
大革命失敗后,我黨于1927年發動了南昌、秋收和廣州三大起義。8月1日,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央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國民革命軍三萬余人,在南昌舉行起義。由于起義部隊布署周密,使駐南昌萬余敵軍完全處于被包圍監視之中,經四、五個小時的激烈戰斗殲滅了國民黨反動軍隊,占領了南昌,起義引起敵人的極大恐慌。蔣介石、汪精衛從南京、武漢和廣州糾集大批反革命軍隊,聯合圍攻南昌。起義部隊于8月5日撤離南昌,揮師南下,在江西會昌、瑞金一帶打垮了堵截的國民黨軍隊。南征軍繼續前進由贛入閩,直驅長汀、上杭,再經廣東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領了潮州、汕頭。10月在湯坑、三河壩一帶遭到敵人優勢兵力的圍攻,展開了激烈的戰斗,由于敵我力量懸殊,激戰數日,遭到失敗。同年9月9日。毛澤東在湖南發動秋收起義。一團(原武漢政府警衛團)從修水出發取道長壽街向贛南平江進發,路經金坪遭到收編部隊的突然襲擊,腹背受敵而失敗;二團(安源革命武裝)從安源出發直取湖南醴陵,占領瀏陽,被敵包圍,在突圍中損失嚴重;三團(瀏陽農軍)從銅鼓出發,向白沙河進軍,一舉攻克白沙、東門市,敵軍四路包圍,激戰六小時,大部犧牲。起義部隊遭受重挫。同年12月11日,在張太雷、蘇兆征、葉挺和葉劍英領導下以北伐軍第四軍教導團和廣州工人赤衛隊為骨干,舉行廣州起義,占領了廣州城并建立了工農兵政權——廣州公社。廣州起義震驚了國內外反動派,他們勾結起來向廣州進攻。12日,英美日法等國出動炮艦,沿江向起義部隊開炮挑釁,市內反動部隊向起義軍猛烈反撲。13日拂曉,張發奎調動部隊包圍廣州。起義部隊進行了英勇還擊,浴血奮戰三晝夜,終因敵我力量懸殊、不善退卻、及時轉入農村而遭失敗。
這三次起義的失敗給我們以深刻的經驗教訓是,這三次起義都是武裝起義,這說明我黨通過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懂得了“槍桿子里面了出政權”這條真理。但在軍事上還帶有盲動性,在戰術上只知進攻不知退卻,只知采取單純的軍事行動,不知協調配合作戰。在戰略上,未正確分析敵我雙方的情況,對失敗估計不足。這三次起義都是攻打大城市,這說明我黨當時還未把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仍然照搬蘇聯的革命經驗,還沒有找到中國革命必須以農村包圍城市這條正確的道路。這三次起義的失敗告誡我們:在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我們決不能重蹈不顧中國實際情況的復轍,搞全盤西化,我們要掌握本國的國情,把馬列主義和中國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上一篇:豐臣秀吉和德川幕府時代的農民政策
下一篇:二駿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