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衛兵狂飆掀起“文革”巨瀾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開始后,由大、中學生自發成立的青少年造反組織、紅衛兵在1966年5月下旬出現于北京。5月29日,北京清華大學附中的一些學生,首先成立了命名為紅衛兵的組織,表示他們是“毛主席的紅色衛兵,是保衛紅色政權的衛兵,并于6、7月間連續貼出署名為紅衛兵的鼓吹造反的大字報。這一行動得到了其它學校一些中學生的響應,相繼成立了紅衛兵組織,并首先在首都的青少年中發起了紅衛兵運動。毛澤東認為青年學生是推動“文化大革命”全面開展的突擊力量,8月1日,在黨的八屆十一中全會召開的當天,寫信給清華大學附中紅衛兵,表示對他們的造反精神給予熱烈的支持,認為他們的行動“說明對反動派造反有理”。這使得紅衛兵運動在全國迅猛地興起。8月18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佩帶了紅衛兵袖章,到11月26日先后8次在北京接見全國各地來京的紅衛兵和大中學校師生,總計約1100多萬人次。從此,紅衛兵組織急劇推向全國大、中學校,甚至擴展到其它各界。林彪在大會的講話中,別有用心地鼓吹堅決支持紅衛兵敢闖、敢干、敢造反的“革命精神”,鼓動紅衛兵“打倒一切”,把矛頭指向所謂“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資產階級反動權威”和“一切資產階級保皇派”。成為造成社會大動亂的一個嚴重步驟。在中央文革小組煽起的所謂捍衛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的狂熱下,在林彪、江青一伙直接和間接的操縱和利用下,到處造反,亂揪亂斗,參與奪權,打派仗,搞武斗,沖向文化教育界,黨政機關,沖向社會,對他們認定的所謂的“封、資、修”的事物進行大破壞。文化教育界、黨政機關的許多人,被當作“黑幫分子”、“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反動學術權威”、“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受到批斗、抄家,受到侮辱、歐打和迫害。許多長期同中共合作共事的愛國民主人士,原工商業者和歸國僑胞也受到種種沖擊和迫害。這種嚴重破壞社會秩序,踐踏民主和法制的行為,引起人民的普遍不滿。紅衛兵組織也由于觀點不同和利益的爭奪,再加上組織系統雜亂,自由聚散,各行其是,完全脫離各級黨團組織的領導,不斷分化和改組,因此,他們打出各種派別旗號,展開劇烈的派性斗爭。1966年10月,北京召開了中央工作會議,著重指責劉少奇、鄧小平的“錯誤路線”、陳伯達對紅衛兵的破壞行動竭力加以吹捧。會后,一場聲勢浩大的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風暴便在全國掀起,此后種種越軌不法行為都可以不受約束,社會因而不斷陷于動亂之中。10月初,中央宣布取消原有的由黨委領導運動的規定。從此,“踢開黨委鬧革命”成為廣泛流行的口號,更加助長了無政府主義狂潮的泛濫。中央文革小組策動造反派,把攻擊的火力集中轉向各級黨政領導機關。中央和地方的許多黨政領導干部受到批斗,機關工作普遍陷于癱瘓、半癱瘓狀態。黨的基層組織的活動和黨員的組織生活都陷于停頓。
上一篇:精兵熬戰,交火者兩敗俱傷
下一篇:絕命書與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