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帝宇文闡
因為父親犯了王法而被發(fā)配到東宮當(dāng)宮女的朱滿月,憑著自己長得漂亮,又聰明伶俐,在建德元年(572)四月被選去掌管太子宇文赟的衣服之事,沒想到從此竟改變了命運。太子雖然才14歲,卻已初曉人事,不出半年,朱滿月便有了身孕。第二年六月,15歲的宇文赟居然喜得貴子,他給孩子取名為衍,后來又改名闡,就是北周的末代皇帝。
宇文赟當(dāng)了皇帝后,于大成元年 (579)正月立7歲的宇文闡為魯王,過了幾天,又立為皇太子。一個月后,宇文赟自稱天元皇帝,將皇位傳給太子宇文闡,稱靜帝,改元大象。
同年七月,這個7歲的小皇帝娶了大后承司馬消難的女兒司馬令姬做皇后。兩個乳臭未干的娃娃,居然成了皇帝和皇后,這種怪事在中國歷史上確實并不多見。
大象二年 (580)五月,天元皇帝宇文赟病故,8歲的小皇帝宇文闡連吃飯穿衣都得別人照料,自然無法治理國事。于是,大臣劉昉與鄭譯等聯(lián)名推舉天元皇帝的國丈楊堅以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身份輔政。一切國務(wù)均由楊堅做主,靜帝宇文闡只不過是個擺設(shè)而已。
楊堅執(zhí)掌朝政以后,迅速改組了中央政府,起用一批有政治遠(yuǎn)見的大臣,如李德林、高潁、庾季才等。又革除宣帝苛政,躬行節(jié)儉,刪訂舊律,恢復(fù)了法制。相州 (今河南安陽) 總管尉遲迥、益州 (今四川成都) 總管王謙、鄖州 (今湖北安陸) 總管司馬消難等不服楊堅專權(quán),相繼起兵反叛,都被一一鎮(zhèn)壓下去。楊堅又讓世子楊勇當(dāng)了洛州總管、東京小冢宰,總管原北齊地區(qū),以加強控制。隨著權(quán)力的鞏固,楊堅本人也在這年年底進爵為王。
大象三年(581)二月,宇文闡被迫讓位于楊堅。楊堅改國號為隋,封宇文闡為介國公。三年月后,楊堅又派人殺了宇文闡,將他葬于恭陵,謚號靜帝。北周正式滅亡。
上一篇:節(jié)閔帝元恭
下一篇:臨賀王蕭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