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經費為何總是不足
目前我國教育存在的問題很多,但最棘手、最普遍的當數教育經費的短缺問題。集中表現為:
第一、各級各類學校大量存在著校舍破舊、擁擠、危險等情況。在大學,教學、科研用房緊張,許多大學的學生沒有固定教室,圖書館擁擠不堪。學生宿舍更是緊張,一般來說,每間宿舍要住上六七個人,更有甚者達到八個人。中小學校舍更令人頭疼,按照國家教委規定的面積計算,現在中小學仍缺校舍7500萬平方米。大多數中小學校舍年久失修,許多學生至今仍在祠堂、廟宇和危房中上課。到1988年,全國中小學尚有危房4500萬平方米,占全部中小學校舍總面積的7.4%。
第二、教學儀器設備奇缺。全國絕大部分中小學缺少必要的教學儀器設備,只能靠黑板和粉筆教學。據國家教委有關統計,全國僅有70%的中學和6%的小學建立了實驗室。全國目前尚缺1300多萬套桌椅。至于圖書資料,體育器材更是嚴重不足。
第三、公用經費奇缺。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中小學,人頭費開支所占比例非常龐大,擠占了大部分公用經費,致使學校辦事難而又難。據典型調查,1986年我國中學生平均每人每年只有5元錢辦公經費,小學生則只有1.8元。
造成教育經費奇缺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最直接的原因有以下四點:
第一、教育投資的比例不當。教育投資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前提,教育投資的多寡直接影響到教育的發展規模和速度。當前,世界各國都很重視教育投資,而我國在這方面卻有很大差距。我國教育經費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例不但遠遠低于發達國家,而且還遠遠低于世界和亞洲的平均水平。
第二、挪用教育經費情況嚴重。由于執法不嚴及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由于教育經費的使用制度不嚴,因而造成了眾多的截留和挪用教育經費的現象。僅1986年,查出的挪用教育經費金額就高達4億多元,占當年國家教育投資的3.3%,與當年城鎮征收的教育附加4.4億元大體相抵銷。
第三、教育浪費嚴重。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教育機構臃腫,冗員過多,致使教育經費的有限增長,尚不能彌補人頭費的增加。據統計,1979年到1985年,高校教師增加35.9%,而職工增加41.5%。其二、中小學重復教育現象嚴重。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留級,或為升大學而復讀。其三、由于高校辦學規模不合理,造成驚人的教育浪費。高等教育中本科生和專科生比例失調,如1985年工科院校中二者比例是100∶28,使得中、初級專門人才嚴重缺乏,大量的高級專門人才不得不“高材低用”,造成極大的浪費。
第四、施政者短期行為。有些施政者僅僅從單純的經濟觀點來看待教育,看不到教育的長遠效益,因為長遠效益對他們任期內的政績及地位升遷沒有直接影響。
上一篇:教育民主化的困惑
下一篇:敦煌文學的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