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了線的風箏
現代主義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出現于歐美的各種資產階級頹廢主義、形式主義文藝流派與傾向的統稱。包括新浪潮主義、象征主義、表現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等等。
它誕生于一個危機時代: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資本高度集中,失業破產頻繁,1914年一戰爆發。這是一個絕望的時代,是資本主義由頂峰走向沒落的時代。隨之而來的是對文明的失望,對人性的懷疑。因此現代派作品表現出來的是頹廢、沒落、孤獨。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畸形關系,人與外界的對立和這種制度對人的異化作用。當人被外界拋棄時,只有躲進“自我”,因此薩特聲稱“他人是我的地獄”。
現代派作家反對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主張以非理性原則主宰創作過程,即用直覺、本能、潛在意識活動等“原始力量”在作品中體現出創作者的真正“自我”。
因此它標新立異,破壞文藝原有形式,運用反常手段,采取雜亂而晦澀的形式,來創造荒誕性的強烈效果,使敘事性藝術走向意識化。例如,新小說派把作品印成活頁,讓讀者自己銜接。又如概念化小說以“發表意見的文學”自詡,但實際上空洞乏味。還有些作品在排版時沒有大寫字母,標點與段落。甚至有些文章是剪斷再亂拼而成的。具體創作中片面追求獨創與新穎,很容易造成如兒戲般的胡鬧。
現代派在文學內容上反映了社會中人們的真實心態,形式上力求創新,令人耳目一新。但一些現代派對形式技巧等方面的片面極端追求已不能有效地表達內容,最終反而走上反文學歧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現代派的各個流派正在自身的困惑中一個個黯然退場。鼎盛已過的現代派,如斷了線的風箏,在幾番搖曳中不知會飄向何方。
上一篇:敦煌石室之劫
下一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