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一世教育改革成果的喪失
18世紀初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是其多方面改革的一部分。為了有效地反擊貴族保守派和培養改革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從特別注意軍事人才和裝備的配備出發,彼得一世認為教育改革應先從開設與軍事有關的實科專門學校開始,1701年彼得發布了開辦實科專門學校:炮兵學校、數學及航海學校、外國語學校的三道命令;同時彼得還允許設立了“技術學校”、“醫療學校”等,在莫斯科還準許開辦外國人私立的外國語學校。面對當時俄國初等教育面十分狹窄,許多貴族本人都是文盲或者僅僅滿足于初步的讀寫知識的顯著特征,彼得一世在初等教育上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突出表現在于1714年命令全國各地設“計算學校”,于1721年頒布新的《宗教條例》倡設“初級主教學校,于1719年在彼得格勒的海軍工廠中首先設立了俄語學校并在此后相繼建立起許多類似的學校等方面。1721年彼得一世還發布了在各部隊設立“守備隊學校”,對士兵的子弟進行初等教育的敕令。在烏拉爾礦山及一些工廠中也設有初等學校。更值得一提的是彼得一世于1724年1月28日正式發布了設置科學院的法令,目的是為了語言,科學和藝術的研究、翻譯書籍,從而為國家的實際利益作出貢獻。科學院內分三個部分:一部分以數學研究為主,一部分以物理研究為主,一部分以人文科學研究為主。由于科學院的建立,彼得格勒成了當時俄國科學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但是值得遺憾的是,隨著1725年彼得一世的去世,因皇位繼承問題等復雜原因導致的貴族各派勢力之間的長期斗爭,彼得一世的頗具資產階級色彩的教育改革逐漸喪失殆盡。許多實科專業學校、計算學校停辦,科學院和大學的經費不足,研究人員及教師中濫竽充數者甚眾。相反,為貴族階層服務的“陸軍貴族少年學校”等類似學校卻興盛起來,教會設立的學校也獲得迅速發展。凡此,都使俄國教育的發展走向了一個低潮時期。
上一篇:彈藥基地不安全帶來的惡果
下一篇:得而復失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