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的不幸結局
華佗是我國古代一位杰出的醫學家,東漢末年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大約生活在漢沖帝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到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間。他對內、外、婦、兒等各科都有很深造詣,在疾病診斷治療和體育保健諸方面有卓越的貢獻,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應用全身麻醉進行腹腔手術的人,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
華佗為民治病,不是為了做官,多次拒絕為官。因為他醫術高明,熱心為群眾治病,所以在民間有很高的聲望。當時,曹操患有“頭風癥”,時常發作,痛苦不堪,多方醫治也不見好轉。他聽說華佗醫道高明,便派人把他召去,華佗手到病除,用針刺治好了他的病。后來,曹操怕舊病復發,便強留華佗做他的待醫。但華佗一心想到民間行醫,不愿久居官府,專門為曹操一個人治病,于是過了一段時間,華佗更假托妻子有病告假還鄉,到民間行醫去了。
華佗一去不回,曹操多次去信催他返回,但他始終不肯回去,后來曹操去查訪虛實,并說如果他妻子真的有病,可賜給小豆四十斛,延長假期。那人來到華佗家鄉,發現他妻子根本沒病,回去后如實稟報。曹操聽了大怒,便以欺騙罪把華佗拘捕下獄,后來把他殺害了。
華佗生前曾把自己行醫的豐富經驗,寫成了多種醫著,在臨刑前,他把整理好的一部醫學書稿交給獄吏,并告訴他說:“此可以活人,”但是膽小怕事的獄卒不敢接受,害怕受到牽連,華佗在極度悲情中把它付之一炬,寶貴的醫學著作被化成灰燼。因而,華佗的醫術沒有專門著述流傳下來。
“尊重知識、尊重從才”,可以說是古以來的一個熱門活題,如果僅僅把它當作口號,而不付諸實施,就很難發揮人才的主觀能動性,使知識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會。華佗的被殺和其著作失傳,是中國古代醫學的一遺憾,應該成為今天尊重知識和人才的借鑒。
上一篇:化學大師日拉爾的尊嚴
下一篇:華萊士陷人“唯靈論”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