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雕塑——巴爾扎克
羅丹的雕塑作品,大都以石頭為原料,由于他的雕塑作品風格寫實,重視人物性格的刻劃,因此,羅丹被人稱為“給石頭以思想的人”。
但是,在羅丹眾多的雕塑作品中,引起最大爭議和不被人理解的就是雕塑作品《巴爾扎克》。
《巴爾扎克》是為紀念法國文壇巨匠巴爾扎克而雕塑的。當時,在討論由誰來擔任塑像的任務時,一向支持藝術革新的左拉,首先提出由羅丹來雕塑巴爾扎克的塑像。在經過一個專門委員會的討論和二次投票表決,羅丹終于入選。羅丹保證在十八個月內完成塑像《巴爾扎克》,并且,預支了一萬法郎的報酬。
可是,由于藝術上的嚴肅追求,十八個月后,羅丹沒能完成《巴爾扎克》的雕塑。這件《巴爾扎克》的雕塑作品竟花費了羅丹整整六年的時間。在這期間,羅丹不僅閱讀了有關巴爾扎克的各種資料,還親自到巴爾扎克的故鄉考察,并且在巴爾扎克以前做服裝的服裝店,費了很大力氣才找到巴爾扎克以前的服裝尺寸。在羅丹的雕塑工作室內,做了五六個巴爾扎克的全身像和頭像。最后,羅丹塑造出身披睡衣,在深夜寫作時,起身俳徊的《巴爾扎克》。
六年之后,《巴爾扎克》終于展出了,但是,這件雕塑作品卻遭到了可怕的打擊。不少評論者和雕塑家都無情地否定了這件作品,尖刻的評論者稱這件作品為:“麻袋里裝著的癩蛤蟆。”羅丹白白耗費了六年的心血。他退還了預支的一萬法郎,并把雕像搬回到自己的家中。他發表聲明說:“假如真理不該滅絕,那么我向你們預言,我的雕像終將立于不敗之地。”
在幾十年后,人們終于認識到雕塑作品《巴爾扎克》在藝術上的偉大。在世界雕塑歷史上,《巴爾扎克》不僅開創了雕塑印象主義的先河,并且為雕塑印象主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藝術上的默守成規,只能使藝術走入死胡同。藝術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永遠保持其藝術魅力。
上一篇:不懂技術竟敢簽合同
下一篇:不自量力稱“西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