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靖》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索靖》人物故事小傳
索靖(公元239—303年),字幼安,晉敦煌(今甘肅敦煌)人。自幼博學,為“敦煌五龍”之一。歷任尚書郎、雁門太守、酒泉太守、散騎常侍、后將軍等。為著名書法家,與衛瓘齊名,以擅長章草著稱。
[正 史]
索靖字幼安,敦煌人也。累世宦族,父湛,北地太守。靖少有逸群之量,與鄉人汜衷、張甝、索紛、索永俱詣太學,馳名海內,號稱“敦煌五龍”。四人并早亡,唯靖該博經史,兼通內緯①。州辟別駕,郡舉賢良方正,對策高第。傅玄、張華與靖一面,皆厚與之相結。
拜駙馬都尉,出為西域戊巳校尉長史。太子仆同郡張勃特表,以靖才藝絕人,宜在臺閣,不宜遠出邊塞。武帝納之,擢為尚書郎。與襄陽羅尚、河南潘岳、吳郡顧榮同官,咸器服焉。
靖與尚書令衛瓘俱以善草書知名,帝愛之。瓘筆勝靖,然有楷法,遠不能及靖。
靖在臺積年,除雁門太守,遷魯相,又拜酒泉太守。惠帝即位,賜爵關內侯。
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②見汝在荊棘中耳!”
元康中,西戎反叛,拜靖大將軍梁王肜左司馬,加蕩寇將軍,屯兵粟邑,擊賊,敗之。遷始平內史。及趙王倫篡位,靖應三王義舉,以左衛將軍討孫秀有功,加散騎常侍,遷后將軍。太安末,河間王颙舉兵向洛陽,拜靖使持節,監洛城諸軍事、游擊將軍,領雍、秦、涼義兵,與賊戰,大破之,靖亦被傷而卒,追贈太常,時年六十五。后又贈司空,進封安樂亭侯,謚曰莊。
靖著《五行三統正驗論》,辯理陰陽氣運。又撰《索子》、《晉詩》各二十卷。又作《草書狀》,其辭曰:圣皇御世,隨時之宜。倉頡既生,書契是為。蝌蚪鳥篆,類物象形。睿哲變通,意巧茲生。損之隸草,以崇簡易。百官畢修,事業并麗。蓋草書之為狀也,婉若銀鉤,漂若驚鸞。舒翼未發,若舉復安;蟲蛇虬蟉,或往或還。類阿那③以羸形,欻奮釁而桓桓④。及其逸游肸向,乍正乍邪。騏驥暴怒逼其轡,海水窳隆揚其波。芝草蒲陶還相繼,堂棣融融載其華。玄熊對踞于山岳,飛燕相追而差池。舉而察之,又似乎和風吹林,偃草扇樹。枝條順氣,轉相比附,窈嬈廉苫⑤,隨體散布。紛擾擾以猗靡,中持疑而猶豫。玄螭狡獸嬉其間,騰猿飛鼺相奔趣。凌魚奮尾,蛟龍反據。投空自竄,張設牙距。或若登高望其類,或若既往而中顧,或若俶儻而不群,或若自檢于常度。
于是多才之英,篤藝之彥⑥,役心精微,耽以文憲。守道兼權,觸類生變。離析八體,靡形不判⑦。去繁存微,大象未亂。上理開元⑧,下周謹案⑨。騁辭放手,雨行冰散。高音翰厲,溢越流漫。忽班班而成章,信奇妙之煥爛。體磊落而壯麗,姿光潤以粲粲。命杜度⑩運其指,使伯英(11)回其腕。著絕勢于紈素,垂百世之殊觀。
先時,靖行見姑臧城南石地,曰:“此后當起宮殿。”至張駿,于其地立南城,起宗廟,建宮殿焉。
靖有五子鯁、綣、璆、聿、綝,皆舉秀才。聿,安昌鄉侯,卒。少子綝最知名。
《晉書·索靖傳》卷六○
〔注 釋〕
①內緯:讖緯之學。②會:將。③阿那:同“婀娜”,柔弱貌。④欻奮:忽然;釁:通“興”,沖動;桓桓:威武的樣子。⑤窈嬈:柔弱美好的樣子;廉苫:纖細貌。⑥彥:士的美稱。⑦判:分。⑧上理開元:上尋文字的原始狀態。開元,猶言創始。⑨下周謹案:下探形體的流變。周,周到,遍及。謹,謹密,謹慎細密。案,查考。⑩杜度:東漢人,善草書。(11)伯英:張伯英,即東漢人張芝,字伯英,長于章草。
上一篇:《祭遵》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祭遵》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納蘭性德》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納蘭性德》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