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
徐霞客是中國明代杰出的旅行家、文學家和地理學家。在從22歲直至去世的三十多年間,他多次出游,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在游覽過程中,他用日記的體裁,記載了自己的所見所聞及心得體會,后人將這些記載結集成《徐霞客游記》。該書在地貌、水文、生物以及人文地理學等許多學科方面都有卓越的貢獻,開辟了中國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一部科學巨著,又是一部文學名著。
徐霞客的朋友、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錢謙益在《囑毛子晉刻游記書》中評論道:“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記》乃千古奇書。”這樣一位奇人,這樣一部奇書,早在明末和清代就已引起人們的興趣,當時主要是搜集、整理、編輯《游記》,俾流傳于世。對徐霞客及其游記進行現代科學意義上的研究,是從本世紀二十年代才開始的,當時地學名家丁文江立足于科學原理,并以自己在云南的實地考察為依據,對《游記》進行分析,使人們產生了新的認識。在徐霞客逝世三百周年之際,以竺可楨為首的一批學者于1941年在貴州遵義舉行紀念會,并將會議論文編成《徐霞客先生逝世三百周年紀念刊》,進一步闡明了 《游記》的科學價值,表明徐霞客及其游記研究趨于成熟。1949年后,有關論著逐漸增加,研究視野日趨開闊,《游記》的科學價值和文學價值繼續受到重視,徐霞客的地理思想、社會政治思想也受到充分注意,《游記》的版本整理更是取得重大收獲。迄今為止,已有數百種研究論文和專著問世,限于篇幅,不可能一一論列介紹,本文只能提綱挈領,粗略概述一下徐霞客及《游記》研究各個方面的情況,掛一漏萬,勢所不免。
上一篇:律學
下一篇:音樂學·明代的音樂學術活動·戲曲著述中的學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