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寬之獄震動全國
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漢哀帝死,無子,王莽迎立元帝庶孫,中山孝王之子九歲的劉衎即位,是為平帝。王莽鑒于哀帝即位后,外戚掌權,他被免職,深怕平帝外戚入朝對他擅權造成障礙,上書元后王政君,堅決反對平帝外戚入京,他勒令平帝母親衛姬、帝舅衛寶、衛玄,都留在原封地,不準到京。扶風功曹申屠剛認為舉不盡人情,要求元后準許太后來京,認為這樣才能有利于國家的穩定,防止陰謀的發生。結果王莽給他扣上“違背大義”的罪名,被罷官回家。王莽長子王宇也反對其父所為,他私下派人和衛寶等人通信,告訴平帝的母親上報告請求到京城來,王莽沒有答應她的要求。王宇跟老師吳章和妻兄呂寬商量這件事,吳章認為王莽這種人無法規勸,可是他相信鬼神,可以制造怪異使他害怕,吳章再因利乘便勸說他把政權移交給衛家。王宇便讓呂寬于夜晚拿血涂灑王莽的住宅,守門的小吏發覺了這件事,王莽令人把王宇送到監獄,他服毒藥死了。王宇妻子呂焉正懷孕,被囚禁在監獄里,要等生下小孩以后再殺掉她。王莽上報告說:“王宇被呂寬等人貽誤,散布流言迷惑了許多人,犯了罪,我不敢隱瞞,應當處死。”他的黨羽讓元后下詔書,把王莽此舉和唐堯、周文王周公聯系起來,使他獲得了大義滅親的美名。于是王莽窮治呂寬之獄,從中央到地方,凡他認為異己者,一律逮捕治罪,連元帝的妹妹敬武公主、文帝的九世孫劉立,王莽的堂兄弟王仁,也都被迫自殺,死的人以百計,全國震動。王莽的黨羽吹捧他:“親子之愛極為深切,為了維護皇家利益的緣故,不敢顧全自己的私親”。王莽還借此美化自己,以訓誡子孫為名,作書八篇。接著就有人上奏元后,要求把文章分發各地,讓學官用來教授學生,把八書列為和《孝經》一樣的經典,同時還規定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吏,凡是能夠背誦這些文章的,把他們登記在官府檔案中,可以優先升官。
王莽是西漢歷史上最大的外戚,竟反對平帝外戚入朝,這實際是賊喊捉賊,惡人先告狀,是一切虛偽奸詐的歷史丑角的慣伎。
王莽在爭權奪利的角逐中,不擇手段,不惜殺子以博取大義滅親的美名, 一時間他成為舉國上下學習的楷模,這也啟示我們應當透過美麗的言詞看出其中隱藏的丑惡。
王宇反對其父不準平帝外戚入京,是怕平帝長大后怨恨王莽,危及王氏宗族的既得利益。但是,王莽之類患有高度近視癥,只顧眼前的名、利、權。凡事不顧及后果,必然自食惡果。
上一篇:歷盡劫難的薩福抒情詩
下一篇:呂布夫人干政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