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祿貞雄圖未展被害身亡
吳祿貞(1880—1911)字綬卿,湖北云夢人,近代愛國將領,早年就學于湖北武備學堂,1897年被選送至日本士官學校深造,開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并日益傾向革命。吳畢業回國后,擔任過清廷練兵處騎兵監督,延吉邊務督辦,陸軍協都統,新軍第六鎮統制的職務。
1911年4月,清廷準備在直隸灤州一帶舉行永平秋操。至武昌起義爆發,參加“秋操”的新軍將領張紹曾等聯合第三鎮統制盧永祥電奏朝廷要求速開國會實行立憲。清廷乃派吳祿貞赴灤州“宣撫”,而吳祿貞卻乘機與新軍將領策劃,擬以張紹曾部為第一軍,藍天蔚部第二軍,盧永祥部為第三軍,會師豐臺,直逼北京。但這一密謀被人告密,未能實現。清廷一方面調兵遣將,加強了京師防衛,一方面又從吳祿貞的第六鎮中抽調了一半兵力,調赴武漢鎮壓起義軍。10月29日,山西宣布獨立。11月1日,袁世凱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大臣。為了籠絡吳祿貞,11月3日派他率第六鎮一個協從石家莊進攻山西,次日又任命他為山西巡撫,陰謀使革命勢力自相殘殺,朝廷坐收魚利。吳祿貞未受騙并親往娘子關與山西都督閻錫山會晤,商定把灤州張、藍兩軍和山西義軍及六鎮合并起來,成立燕趙聯軍,共同對付清廷。吳祿貞被推舉為大都督,他一方面上奏“晉軍就撫,已成立燕趙聯軍”來麻痹朝廷,一方面積極策劃盡快起義,與武昌相呼應。
此時武漢三鎮,戰火遍地。漢口、漢陽相繼失守,北洋軍大批軍火經由石家莊源源南運,其中有殺人利器二十四生大炮四尊在石家莊車站待發。吳祿貞一邊上書朝廷,奏請停戰;一邊斷然下令,將經由石家莊南運軍火的列車扣留。盡管北方義舉還未準備就緒,但因南方革命形勢已十分危急,所以吳祿貞不得不有所行動。
吳祿貞對革命的積極態度,遭到袁世凱的忌恨。袁找來小站舊人——被吳祿貞撤職的第六鎮協統周符麟,授以殺吳毒計,并許以事成之后官復原職。周攜帶巨款至石家莊,收買了吳祿貞的衛隊長馬蕙田。吳祿貞被刺前曾接到二十三標第一營前隊隊官馬玉峰的密報,但他不以為然,還是單人匹馬往來奔走,所住石家莊車站站長辦公室也未設親信警衛。11月7日凌晨,吳祿貞終因過于大意慘遭馬蕙田等殺害,一位英杰雄圖未展,竟如此死于奸人之手,實在令人遺憾。
吳祿貞之死留給后人的教訓是:革命者在艱險的斗爭環境中應保持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因為反動分子是陰險毒辣的,尤其是當他們臨近覆滅時,任何卑鄙、無恥、兇殘的手段都會使出來。
上一篇:吳王夫差何以國亡自殺
下一篇:吳起變法反被亂箭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