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學家的遺憾境遇
科學史實顯示,青年科學家的成功,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為青年科學家的成果很容易被權威所否定,很容易受到位高勢大階層的非難。而且成果越卓著,遭受非難的可能性就越大。有些人是在逢到新的機遇后,或遇到真正的“伯樂”后,才又重新崛起的,有些人則由此而一蹶不振,熄滅了嶄新的思想火花,拋棄了發明和創造。科學由此而造成的損失也是巨大的。
年僅二十三歲的英國科學家亞當斯(Adams w.s.1876—1956),花了兩年時間通過萬有引力定律的計算,大膽預言了在天王星之外存在著一個未知行星,并算出了未知行星的軌道參數和質量。以及新行星可能出現的位置。他把推算的結果通過劍橋大學轉送到格林威治天文臺。然而,格林威治天文臺臺長艾利根本不相信“小人物”的創造,對他的預言漠然置之,致使亞當斯的重大發現被埋沒。
青年科學家紐倫茲,從元素按原子量大小次序的排列中,發現每間隔為八個元素的所有元素都有相同的物理、化學性質。他把這一發現公布于眾時,立即遭到了權威們的冷嘲熱諷。“小人物”的重大發現就這樣被嘲笑聲淹沒了。
俄國的青年科學家康托爾(Cantor G.F.L.ph.1845—1918)是集合論的創始人。他的集合論不僅為數學分析奠定了基礎,而且對現代數學結構具有十分重大的影響。但是當他的論文剛一問世,就立即遭到一些數學權威的反對和攻擊。令人遺憾的是他的老師克隆尼克是反對最為激烈,最為長久的人。克隆尼克一向輕視和排斥不同見解的人,對一個“小人物”——他的學生更是用極其刻薄的語言,激烈地攻擊康托爾達十年之久。在克隆尼克的激烈攻擊下,康托爾在精神上無法承受巨大刺激,而患了嚴重的精神病,最后死在精神病院里。
美國青年科學家史密斯,是生物地質學的創始人。他在整理了各種資料的基礎上繪制了“美國沉積地層表”,這是世界上第一張系統的地層表。但是他的科學成果在權威們的壓制下,被長期埋沒達二十年之久。
悲哉!憾哉!這樣的事例在現代科學界也時有發生。培根說過:“真理是時間的女兒,不是權威的女兒!”憑借大科學家的聲望,壓制手握真理的年青人,是很愚蠢的,真理遲早要大白于天下,這是歷史的必然。有些權威是不相信年青人的能力,其實“梅須遜雪三分白,雪須輸梅一段香”,互相尊重,各取所長,豈不是既能體現大科學家的高風亮德,又能于科學事業有補,有何差哉?
上一篇:青少年的文明病——近視眼
下一篇:青年黑格爾派只相信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