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忽大意,措手不及
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達為了爭奪統治希臘半島的霸主地位,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當時擁有三層艦船400艘,陸軍27000人。從當時雅典與斯巴達的力量對比來看,雅典海軍占優勢,而陸軍處于劣勢。于是,雅典采用了揚長避短的戰略:在海上依靠優勢的海軍維持海上航路暢通,保證海外糧源,同時用海軍攻襲伯羅奔尼撤沿岸,封鎖重要港口;在陸地上實行堅壁清野,必要時放棄農村,全力保住雅典城。斯巴達針對雅典的這一戰略,在海軍元帥來山得的籌劃下決定打擊雅典的要害。來山得認為:雅典的戰略實際上就把雅典的命運完全寄托在艦隊和糧運上面了,艦隊和糧運是關系雅典生死存亡的兩大決定性因素。擊毀雅典艦隊,就可以卡住雅典的糧食運輸,而這一招一旦成功,則又可創造戰機誘殲雅典艦隊,從而使雅典成為一座孤城。于是,來山得就首先采取了他的戰略的第一步。公元前405年夏末,來山得率斯巴達艦隊駛出以弗所軍港。為了迷惑雅典海軍,創造戰機,他首先率艦隊駛向羅德角,然后調轉航向沿亞洲海岸直趨赫勒斯滂海峽。而此處的雅典人毫無戒備,于是,來山得趁機率艦隊從海上包圍了拉姆普薩卡斯城,并在陸軍的配合下攻占了該城。拉姆普薩卡斯城的被占直接威脅了雅典的潘提克海上貿易航線。于是,雅典新任海軍統帥科儂獲得消息后,立即率領整個艦隊的180艘戰艦火速趕到赫勒斯滂海峽,在羊河口拋錨,準備攻擊斯巴達海軍駐扎的拉姆普薩卡斯城。但此時,斯巴達海軍故意示弱,躲在軍港口中不敢迎戰——當雅典海軍全部戰艦排成密集的隊形沖向斯巴達海軍時,斯巴達海軍高度戒備卻按兵不動。雅典海軍經過一天的挑戰后,只得返回原地,一連4天都是如此。雅典艦隊便嘲笑斯巴達海軍膽小如鼠,不敢迎戰。第五天,當雅典艦隊照例挑戰無果返航時,來山得立即命令偵察船跟蹤偵察,要他們見到雅典海軍登岸后立即在船頭上掛起一個發光的盾牌作為進攻的信號。派出偵察船后,來山得親自乘艦在四周巡弋,并命令所有戰艦馬上做好出擊準備。來山得派出的偵察船尾隨雅典海軍到達羊河口后,就發現雅典艦隊剛剛拋錨,大部分海軍士兵便離艦登岸了。這時,來山得的偵察船馬上發出了預定信號。一見信號,來山得馬上率領所有戰艦全速出擊。雅典海軍統帥科儂首先發現了這一情況,急忙命令艦員登艦迎敵。可是,此時的雅典艦隊的180艘戰艦只有9艘艦船人員齊全,其余的戰艦有的只有幾個人,有的竟空無一人。科儂見此只好帶領這9艘艦船殺出重圍,倉惶逃走,而另外170多艘艦船和3000多名官兵全部被束手就擒。頃刻間,龐大的雅典艦隊全軍覆滅了。
雅典海軍艦隊的覆滅就根本的原因是在他們輕敵。從雅典海軍與斯巴達海軍的力量對比來看,雅典海軍占有明顯的絕對的優勢。如果雅典海軍戰術恰當,勤于偵察,加強防范,雅典海軍斷不至于被斯巴達海軍偷襲。然而,雅典海軍卻恃自己艦隊的強大,驕傲輕敵。因為雅典海軍與斯巴達海軍的駐地遙遙相望,間距是不遠的。兩大交戰的艦隊相距近在咫尺,不做絲毫防范,不派偵察船,也不派警戒船,那只會是給敵人偷襲制造機會。倘若雅典海軍也派出警戒船,在斯巴達海軍駐地留下偵察船,監視其一舉一動,待斯巴達海軍一出動,雅典海軍馬上來一個回馬槍,那么覆滅的只會是斯巴達海軍,而不是雅典海軍。然而,這一切必要的措施,雅典海軍統帥科儂一點都沒有采取,相反,在敵人眼前驕傲輕敵,疏忽大意,上當受騙,結果,落得一個全軍覆滅。海軍的覆滅,使雅典就馬上成為一座孤城,公元前404年只好向斯巴達投降,交出余下的艦隊。
上一篇:疏于防范,被詐而敗
下一篇:疏忽釀成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