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閩粵花·廈門之旅·云洞巖·有石皆字閩南碑林
云洞巖在龍海縣鶴鳴山,以山石幽洞見奇,因“山上有石室,深一丈見方,天將雨時,有白云自洞內涌出;雨霽轉晴,白云陣陣,回歸洞中,因此得名云洞”,人稱“丹霞第一洞天”。相傳隋代潛翁隱居此山養鶴,鄉人每聽見深夜鶴鳴,故又稱鶴鳴山。今山中有“鶴室”,傳為潛翁養鶴處,也是明代隱士蔡烈讀書之所。山上各種花崗巖層層疊疊,玲瓏奇特,宛如精美的山石盆景,以十里之方圓而涵容千山萬壑之概。洞壑參差錯落,曲徑通幽。明尚書陸完作詩云:“突兀萬石攢,逶迤兩溪抱,風掩云進涼,泉流月淳皓。”山中有“霞窩”,三面峭壁,中圍平地,云彩出沒,仿佛云霞宅窟。
據《漳州府志》所載神話,云洞巖頂有仙亭巖,“山有石壁,高出云霄。宋僧人往,見二士對奕,就之,化為白鶴,沖天而去。余一棋子,取咽之,因辟谷不食,壽百余歲”。
云洞巖巖靈洞幽,涉目成趣。除了著名的“霞窩”,還有“三月峽”、“一川風月”、“瑤臺”、“風動石”、“千人洞”等許多名勝。五代名人許碏曾在“瑤臺”留下“許碏尋偃月子至此”刻字。據《名勝志》載,“許碏自稱高陽人,由荊襄抵江淮,武夷、霍童,無不遍歷,到處皆于石巖人不能及處,題曰:‘許碏自峨嵋尋偃月子到此’。”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曾在“霞窩”東壁題下“溪山第一”四個大字,西壁則由明代翰林學士豐熙題寫“霞窩”二字。
云洞巖是明代道學家蔡烈隱居講學之地,故四方學者紛紛來訪,一時群賢畢至,因而山上題刻很多。后輩爭相效仿,以至幾乎有石皆字,現存石刻一百五十多處,字、詩、文、聯薈萃,如五代許碏、宋代朱熹、明代豐熙和邵銳、林達、姜麟、王慎中、林魁等,皆文章道德之彥,故滿山晶瑩,洋洋大觀,成為閩南著名的“碑林”。
上一篇:厚厚三晉土·晉北之旅·應縣木塔·最古最高的木塔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鄱陽湖之旅·老爺廟·朱元璋落難鄱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