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韓城·司馬遷祠、墓》陜西名勝簡介
在韓城市芝川鎮東南的梁山上。距韓城市區11公里許。這里有漢代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之墓和祠。
司馬遷祠,亦稱司馬遷廟,史稱司馬太史祠,俗稱司馬廟。前祠后墓,肅穆巍然。芝川河靠梁山而環繞,傳說芝川河原名陶渠水,漢武帝劉徹時,在這里得芝草以為祥瑞改名芝水。河上有長長的古石橋,名曰芝陽橋,此橋1936年重建。過橋由石鋪之司馬坡而上,經“高山仰止”大牌坊,沿石階而上,再過“河山之陽”牌坊,就是古色古香的牌樓,上書“太史公司馬祠”6個大字。祠用磚石依山勢砌成4個高臺,臺與臺之間有石級相連,前3臺皆有建筑物,最后1臺為墓。
祠堂正院,山門高大,紅色花墻,蒼松翠柏,青桐古槐,交相輝映,祠堂左為峭壁千尺,右有一峽橫截,面對黃河,背負梁山,地勢險峻。
祠堂大殿,兩座串連,其距不逾1米之遠,前殿保存歷代石碑,殿內四周鑲嵌有59塊碑刻,記載了司馬遷的身世和功績。他二十歲開始漫游,南到長沙,至沅湘登九疑山,謁古虞舜陵;在汨水吊屈原之靈;登廬山攬山水之勝;去會稽找大禹會諸侯之所;登姑蘇山展望五湖之美;在吳地考察了春申君(黃歇)的故城宮室;在淮陰訪問了漢將韓信的故里,實地考察了“胯下橋”;在齊魯參拜了孔子的闕里;至豐沛瞻望了高祖劉邦的故居;在彭城尋覓楚漢相爭的烽煙,這一番游歷和考察,豐富了他的學問見識。除以上的傳略碑石外,還有重修祠墓的事略碑記以及游人名士的游感詩作刻石等。還有用彩色刻鑲的《史記·游俠列傳》及《史記》的各種版本。
后殿有司馬遷彩色泥塑像1尊,宋代雕塑,高1丈2尺,臉為方形,白面長須,雙眉入鬢,身穿紅袍,頭部偏北,飄灑剛毅,沉著嚴肅,令人觀之起敬。
殿后即墓,墓冢為圓形,系元代修建,墓前立墓碑,有清高宗弘歷乾隆年間陜西巡撫畢沅所書的“漢太史公墓”5個大字。墓頂有古柏1株,軀干似枯而枝葉茂盛,為獨特之景。
1957年祠、墓重新整修,竣工后,郭沫若題詩一首,詩刻在一塊方桌大的石板上,字跡雄勁有力。原詩為:《司馬遷祠、墓》古詩句出處:
龍門有靈氣,鐘毓人中龍。
學識空前富,文章曠代雄。
憐才膺斧鉞,吐氣作霓虹。
功業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司馬遷祠和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西安·臨潼區·華清宮》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漢中·略陽縣·吳璘墓》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