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陽中學的流產
本世紀初,日本侵略者強占了我國領土臺灣省,并在臺灣實行差別教育。1914年,臺灣的林烈堂、林獻堂、辜顯榮、林熊征、陳中和、李春生、蔡蓮舫、林柏壽等204人,出于對日本人實行的差別教育制度的不滿,集資248820圓,在臺中私辦了一所學校,名臺陽中學,專門吸收臺灣人的子女入學。最初,由于日本殖民當局并沒有明白臺灣人自辦教育的意圖和影響,于是批準開辦此學。然開學不久,他們發現臺灣人自辦教育會危及他們的殖民統治,便以私立中學“成績都無甚可觀”為借口予以否定,從而導致了臺陽中學的流產。
以文化教育、思想滲透作為統治殖民地的一種手段,是殖民主義者慣用的伎倆。殖民統治者為達到長期統治殖民地的目的,是絕不會允許任何影響或威脅其殖民統治地位的政權、教育和文化出現的。臺陽中學的反殖民主義教育的行為,必然是為殖民主義者所不容的。
上一篇:臺球世界冠軍爭奪戰由一只蒼蠅定命運
下一篇:臺風不與世祖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