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交近攻·范雎說秦昭王遠交齊國以伐韓魏
魏國人范雎是個足智多謀的政治家。最初,他只是中大夫須賈的一名隨從,后來遭到須賈的誣告而被打斷了肋骨和牙齒,死里逃生來到了秦國,并更名為張祿。秦昭王當初還不了解他的才能,把他安排在平民區里住了一年多。秦國國相穰侯是秦昭王的舅舅,因為有這重關系,他在朝中一貫專權用事,他為了達到建立軍功以擴大自己在陶地的封邑的目的,竟然不顧實際情況,試圖派兵越過韓、魏二國去攻伐齊國。范雎對穰侯極為反感,于是,冒昧拜見了秦昭王,說:“穰侯試圖越過韓、魏而去攻打齊國的綱、壽二地,這是很不明智的。我們如果出兵太少,就不足以打敗齊國,出兵太多則會削弱秦國本土的防衛。若我們只出少量的兵而借助韓、魏二國的軍隊去攻伐,那也是不道義的行為,韓、魏二國先前和我們友好的關系也會因此而破裂。您想,我們越過人家的國土去打仗,這行得通嗎?過去齊滑王南攻楚國,雖攻下了許多城邑,結果連尺寸地都未得到,而自己卻反而被東方的其他諸侯乘機打垮了。因此,大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秦昭王采納了范雎的意見,放棄了攻齊的計劃,并委任他為客卿。秦國攻下了魏國的好幾座城邑,迫使魏國成為秦國的附庸。之后,昭王就正式拜范雎為相國,又向距秦不遠的趙國發動了進攻,結果,在長平大敗趙軍,坑殺趙軍士卒四十余萬,使趙國從此一蹶不振。范雎的遠交近攻謀略果然為秦國東向擴張鋪平了道路。(《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上一篇:激將計·范雎說秦昭王罷宣太后
下一篇:避實就虛·蕭紀東下攻江陵,西魏乘虛得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