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軍遠征軍敗在胡斯派戰車隊下
15世紀歐洲爆發了胡斯派戰爭。以羅馬教皇為首的歐洲封建勢力組成十字軍遠征隊,向胡斯黨人領導的塔博爾派軍隊展開攻擊。由于塔博爾派創建了一種新的戰術,被認為戰無不勝的歐洲騎士們一再在戰場上遭到失敗。
歐洲封建勢力組織的對捷克的遠征,是由經過嚴格訓練的德意志職業騎士軍組成,有很強的戰斗力。但是,為對付騎士十字軍,塔博爾派軍事領導人杰士卡創制了一種新的戰略戰術。塔博爾派軍隊的戰術單位有戰車、步兵、騎兵和炮兵。每輛戰車編有18—20人,其中有2名射手、4—8名弩手、2—4名鏈枷手、4名長矛手、2名盾牌手和2名馭手,馭手的職責是駕駛馬匹和到駐地后聯結戰車。每輛戰車有1名指揮官,所有戰車被組編為數個10車隊,由10車長指揮。數個10車隊組編為一個“戰車隊”,并有自己的指揮官??ú柵绍婈牭牟奖譃?0人隊,首領為50人長,一個百人長指揮數個50人隊,步兵指揮官“黑特曼”統帥所有步兵。塔博爾派軍隊的騎兵是一支較輕裝、較機動的騎士騎兵,主要任務有偵察、行軍警戒、實施突擊和追擊潰逃敵人。塔博爾派軍隊炮兵有野炮和攻城炮。野炮有發射石彈短身管的“加烏夫尼察炮”和固定在木制炮架上、發射石彈和鐵彈長身管的“塔拉斯尼察”炮。一門野炮需要5輛戰車挽拽,主要攻城炮是口徑達850毫米、射程200—500米的大炮。野戰部隊總人數在4000—8000人,有的戰役中,參戰為數還要多。如多馬什里茨戰役中,參戰的步兵50000人,騎兵5000人,戰車3000輛,火炮600多門。塔博爾派軍隊和行軍行列包括前衛部隊、主力和后衛部隊。為了保障部隊的運動,行軍中派出修路兵和筑橋兵。戰斗中,視形勢變化而變換隊形,隨即以戰車相互聯結形成各種戰車工事,火炮布置在戰車中間,步兵和騎兵隱蔽在工事之內,戰車工事的作用在于保護士兵免遭對方重裝騎士騎兵的襲擊。塔博爾派軍隊的戰術一般采取進攻行動,同時制定詳盡的反擊戰術。戰車工事通常是兩翼憑借天然屏障,配置于高地。戰斗開始后,首先用火炮壓制敵人,然后用輕火炮和弩弓打擊敵人,最后進行白刃戰,發揮鏈枷手和長矛手的作用。
西歐十字軍騎士從沒遇到過這樣的戰略戰術,盡管在戰斗中做了努力,還是一敗再敗。1420年春,德皇西吉斯孟德糾集了10萬人的部隊,對捷克進行第一次十字軍遠征。在維特科夫山,十字軍受到杰式卡指揮的胡斯派軍隊的反擊,由于抵擋不住胡斯派軍隊優勢戰術,遭到失敗。1422年,在羅馬教皇的號召下,西歐封建君主們又組織了第二次對捷克的十字軍遠征,杰式卡指揮胡斯派部隊在庫特納——戈拉和涅梅茨卡——布羅德附近重創十字軍遠征部隊,造成第二次遠征失敗。1424年,胡斯派軍隊的杰出領導人杰式卡戰死。羅馬教皇以為胡斯派軍隊失去領袖,群龍無首,容易擊破,就連續派出了第三、第四、第五次十字軍遠征。然而,杰式卡創設的軍事戰術已被胡斯派軍隊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普羅科普繼續指揮胡斯派部隊作戰。十字軍遭到了烏斯提失敗、塔霍夫失敗和多馬什里茨失敗。在1426年的烏斯提戰役中,十字軍騎士部隊主力70000多人被25000人的胡斯派軍隊打敗,損失慘重。
胡斯派戰爭中十字軍騎士部隊的失敗,反映了軍事戰術對戰爭勝負的決定性作用,暴露出騎士兵戰術的缺陷。
上一篇:十字軍諸般不利敗在異國他鄉
下一篇:十年內亂的經濟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