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平原
位于川鄂交界處,又名九湖坪。面積200多萬平方米,海拔1700余米,南北長約15公里,東西寬約3公里,素稱“高山平原”,別稱“神農江南”。又大九湖四周高山環繞,最高峰2800米,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在大九湖正東面有9個大山梁,梁上森林密布,氣勢雄偉,宛如9條蛟龍從天而降,直奔大九湖“食盤”中奪食。山梁間9條小溪猶如9條帛帶從云霧中飄舞下來。在這高山平原上也恰好有9個湖泊鱗光閃閃。一山之隔的小九湖,面積300萬平方米,一條小溪連串著9個小湖泊。大九湖、小九湖由此而得名。大九湖西通四川,北通陜西,南達巴東與長江三峽相接,是連通川鄂陜交通的中轉站。大九湖既是木材基地,又是天然牧場。盛產大豆、玉米、南麥、洋芋。核桃樹、生漆樹等經濟林木遍布山野。天麻、頭頂一顆珠、尖貝等名貴藥材產量均居林區首位。除金絲猴、華南虎等珍奇動物外,還建有人工養鹿場。在這南國高山平原,隨處可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景色。大九湖自然風光宜人,傳說中的種類遺跡、遺址眾多。主要有:能俯瞰高山平原全貌的制高點——洗馬池;薛仁貴后裔薛剛反周的十字號、蘭英寨、娘娘墳、擂鼓臺、卸甲套等。
〔現代散文〕 你見過南國的高山草原嗎?那是鑲嵌于“地無三尺平”的神農架中的一塊綠洲,那既似于又不同于北國廣袤草原的特有風光,會使您驚訝而流連忘返。
秋日透過密疏的樹林,點點塊塊地灑在狹窄而彎曲的山路上。汽車翻過一道山梁,視野忽地變得明朗而開闊。原來,那具有南國風光的高山草原已展現在我們眼前。舉目環視,群山綿亙,蒼翠欲滴。東邊的群巒酷似扎在湖中飲水的九條龍,靜臥地警衛著盆地。想必它們就是當年保護神農氏釀酒場的東海龍王的子孫吧!北面十八個巍峨的山峰悄然屹立,似屏障御寒。想必它們就是當年神農藥酒香氣飄散招引而致的十八羅漢吧!如不是,為何現在都能感受那撲鼻的酒香呢?
漫行平原中,藍天綴著稀疏的白云,陽光火辣辣地照在身上,山間的秋風似乎夾著熱氣迎面吹來,有一種臨高擁抱太陽之感。放眼望去,牛羊、雞鴨、豬狗成群結隊地自由覓食,農莊掩映在綠林鮮花叢中,時而炊煙繚繞,時而雞鳴狗吠,使得草原秋色更顯繽紛壯美。抑或是高山草原日照長、光線充足之故,抑或是神農藥酒香氣依然籠罩九湖上空之由,也抑或是青山綠水、沃土豐物的哺育,據說當地居民很少生病,還不乏“老壽星”呢。
順著河渠走到平原的最低處,也就到了盡頭。盆中涓流匯集于此。這里有個顯眼的漏水坑。坑口漩流飛轉,坑底水聲轟鳴,名曰“落水孔”。水至此跌下而成為暗流。據考,其出口遠至竹山縣境內方復為地表河。它是漢江支流——堵河一條小支流。行至盆中心,便到了面積約5萬平方米的梅花鹿養殖場。據說這些梅花鹿是1987年10月由東北遷居至此的,如今發揮出明顯的經濟效益。梅花鹿雄、雌分開圈養,嬉逐爭食,戲逗游客,為這草原秋色平添了幾分樂趣。
看罷養鹿場,西行穿過平原,登上八里坡,就到了靠近四川巫溪的洗馬池。這里是縱覽大九湖全景的制高點。洗馬池呈橢圓形,約30平方米,一股細流自林蔭深處緩緩注入池中,清澈見底。池壁池底呈血紅色,為何如此?至今仍是一個謎。池旁古松倒映,恰似能工巧匠于池盆上鐫刻的無數花紋,裝點得洗馬池好像一個精巧別致的工藝品。抬眼遠望,花草隨風搖曳,河渠網狀分布,湖泊星羅點綴,山色蔥綠蒼茫,牛、馬、羊、雞、豬群競相追逐,金黃色的玉米桿迎風搖晃,農家炊煙悠悠回轉……實在是南國別具特色的壯美的草原風景畫。
走進農家,圍著爐灶,品嘗油炸土豆片、火爆玉米花和水煮玉米糊,小飲幾杯大九湖人特釀的玉米酒,確實別有一番古樸而新奇的情趣。游人禁不住要問:這可曾是當年九龍爭飲、羅漢垂涎的神農藥酒,可曾是神農先祖釀酒工藝的延續和升華?
置身盆中,四周從帥字號、一字號到九字號的仿唐戰旗迎風招展,仿佛在向人們演示大九湖盛衰興亡的歷史。大九湖既有一馬平川的草場,又是四塞險固的要地,外可憑險據守,內可屯糧養兵,歷來為兵家爭奪要地。然而,昔日金戈鐵馬、馳騁突奔的場景不曾相見,今日大九湖人改造大自然、創造新世界的宏偉藍圖歷歷在目。田園化的草場,豐產的“糧倉”,珍稀野生動植物馴育的王國,伴著現代文明的吹拂點化,定會將大九湖裝飾得更加嬌艷,更加壯觀,招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前往。
(劉 晗)
〔民間文學〕 神農氏想為百姓泡制藥酒。因山里人多喜飲酒,若能使酒兼具御寒強身、祛邪、治病多種功能,對人類的貢獻也就更大了。
神農氏終于發現了一處泡制藥酒的好地方,這就是大九湖,又稱九湖坪。
九湖坪座落在群山的環抱之中,坦蕩蕩一片洼地,亮閃閃九面湖泊,五顏六色的鮮花,青翠欲滴的山色,使人爽目,催人奮發。神農氏心想,那清明澄碧的湖水豈不是最好的釀酒用水?那蔥郁繁茂的山林豈不是最好的藥園。
神農氏在湖旁支起大鍋,點燃熊熊烈火,開始煮酒了。頓時,濃煙滾滾,濃香四溢,走獸為之奔走相慶,飛禽為之忘了還林。
神農氏又在北邊開鑿了九口貯酒池,把金釵、天麻、杜仲、頭頂一顆珠等珍貴藥物分別泡入池中,讓酒池廣聚日月之精華,盡溶奇藥之性能,歷經九九八十一晝夜,制成了功能奇異的各種藥酒:金釵酒,主治驚風;天麻酒,主治眩暈;杜仲酒,主治血脈;頭頂一顆珠酒,主調神經……病人服用,無不靈驗若神。后來,此地便得名小九湖。
九湖甘醇的濃香沖霄而上,驚動了南天門外的九條蛟龍。九條蛟龍是東海龍王的兒子,偷偷尾隨父王而來,本想混入天宮,廣見世面,不料竟被一股酒香吸引,撥開云頭一看,酒香來自九湖。即刻,駕云而至。他們團團圍住湖面,張口便飲,大有一口吞盡湖水之勢。神農氏收留了它們,不過不是讓它們痛飲,而讓它們充當守護神。神農氏特地在它們嘴邊用寶劍劃出一條河道,河道上接巖泉,下通九湖,因而,將泉水和酒池連成一體。他令蛟龍嚴加守護。蛟龍們從此便永遠留在了九湖旁。它們尾朝天,面對湖,形成了一幅九龍戲水的壯觀圖,這便是一直充當九湖坪南邊屏障的九龍山的來由。
九湖藥酒的奇味乘風而行,驚動了西天正在打坐的念佛的十八羅漢,羅漢們也坐不住了,即刻手持缽盂騰云駕霧東來。見湖南邊已被蛟龍占據,便齊整整一排站立在小九湖北岸。它們躬身合掌,連聲直念阿彌陀佛,懇切請求賜酒一嘗。神農氏盛情款待了它們。它們也被這兒的湖光山色吸引了,陶醉了,更為了能經常品嘗神農藥酒,從此也永遠住了下來。久而久之,它們的佛身變成了十八座巍峨的山峰,傲然屹立著,成為九湖坪北邊的屏障。這便是后世著稱的十八羅漢坡。
蛟龍和羅漢的光臨,進一步鼓舞了神農氏開發九湖坪的信心。他在西邊鑿開一個落水孔,讓九湖水經落水孔、穿暗道,分流四川、陜西。因而川陜一帶釀酒業也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他在坪上廣植水草,從此,九湖坪上牛羊成群,豬肥馬壯,連麝獐野鹿也紛紛加入了牧群。他還在湖埂、湖畔遍栽果木,隨之,獼猴桃、櫻桃、山楂、酸梅、白果、棠梨……各色山果,應運而生。寂靜萬年的九湖坪沸騰了!枯萎千載的樹林泛青了!雞鳴犬吠,鶯歌燕舞。人歡馬叫,龍騰魚躍,九湖坪成了人間天堂,九湖水成了凡間圣泉。
(陳人麟)
上一篇:描寫《馬山》的詩詞與文章
下一篇:描寫《高嵐自然風景區》的詩詞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