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賈君闕
賈君闕俗稱正陽石闕、望家臺,位于正陽縣東岳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正陽縣志》載:“望家臺在城東關外,東岳廟前,有石壁……似是古代石闕之部。”該闕系東漢之物,原有東西雙闕,后西闕毀,僅存東闕。宋代歐陽修《集古錄跋尾》中記載此闕為“永樂少府”即永樂宮內少府。東漢兩次置永樂宮,前一次僅設置兩年即廢,東漢靈帝建寧二年(169)四月第二次設置永樂宮,至中平六年(189)五月,孝仁皇后(靈帝生母董后)死后廢。據此推知該闕當立于169—189年,是為在靈帝母董太后住的永樂宮任職的賈君而建的墓闕,是賈氏墓地神道口的標志。根據現存石闕特點和記載,該闕為東漢時期修筑,是研究漢代建筑結構、建材等的珍貴實物資料。
賈君闕為單檐四阿式頂復體石闕,即母闕傍依子闕。母闕通高4.25m,子闕高3.05m。用局部刻有畫像的石塊構砌而成。基座三層:自下而上第一層東西長3m,南北寬1.73m,高0.23m;第二層東西長2.66m,南北寬1.50m,高0.23m;第三層東西長2.66m,南北寬1.50m,高0.23m。其中第一層石材未經加工,第二、三層為規整石材。基座上為闕身,由18塊石材組成,高3.59m,自下而上有明顯收分,闕身前后的闕銘和闕款均已不存,只剩存放銘文和款石的空龕。最上層為闕頂,闕頂上只存屋面層,為單檐四阿式,脊飾已無存,四面出檐均為0.23m。子闕闕頂三面出檐均為0.35m,闕頂形式也為單檐四阿式。闕身通體以豎紋、斜紋為主,母闕東、南兩面隱約可見淺浮雕的人物、牛、龍和花紋等圖案,北立面有云雷紋、漩紋以及五銖幣紋等雕飾。
賈君闕建于東漢畫像石刻興盛時期,是匠師們綜合運用建筑、雕刻、繪畫等技藝創造出來的有代表性的石刻藝術作品。母闕與子闕高度不等,造型一致,穩重挺拔,錯落有致,整個建筑的輪廓既活潑多變,又莊重簡潔。闕身的雕刻匯集了圓雕、高浮雕、淺浮雕、線雕等雕刻技法,其中圓雕的動物、高浮雕的飛禽、淺浮雕的五銖幣等都形象生動,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其雄渾古樸的氣勢和生動細致的手法,充分顯示了漢代人民的偉大藝術才能。
右側立面圖(文宣提供)
側面(文宣提供)
正面(文宣提供)
正立面圖(文宣提供)
上一篇:古代城址·楚長城
下一篇:佛教建筑·武陟千佛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