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的偏見
王國維是近代學術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人間詞話》被公認是一部出色的詞評著作。但它也未能克服舊式批判常以個人主觀印象為褒貶的缺點,有些結論失之于偏頗。對南宋詞的評價,就是這樣。
王國維推重清新自然,不假雕飾的藝術風格,提出“不隔”的理論,要求“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因此,他對清新明麗的北宋詞較為欣賞,稱為“生香真色”,又提出“北宋風流,過江遂絕,”對情思深婉,造語精謹的南宋詞特別是格律典雅派詞作不以為然。涉及到具體作家時,他肯定辛棄疾作品“真”、“有性情”的方面,對姜夔就褒貶參半,認為姜詞“雖格韻高絕,然如霧里看花,終隔一層”。吳文英、張炎等人,則受到他的全面貶斥和譏諷:“夢窗之詞,吾得取其詞中之一語以評之,曰:‘映夢窗凌亂碧’。玉田之詞,亦得取其詞中之一語以評之,曰:‘玉老田荒’。”晚宋大批詞人,被他一概稱為“腐爛制藝”。
客觀而言,姜夔、吳文英、張炎等人處于國勢衰頹之時,個人遭遇不幸,偏重于藝術形式的精巧完美,創作態度嚴謹刻苦,本是無可厚非的。他們的詞作,的確存在晦澀難解的缺點,但他們所代表的雕飾深幽之美,上承晚唐李賀、李商隱等人,亦是一種獨立的美學風茫,自有其存在價值。姜、吳等人能廣泛借鑒前人經驗,在北宋詞之后獨枝一幟,形成宋詞的又一個豐收期,實為難能可貴。而王國維則認為“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杰之士亦難于其中自出新意,”由此認為南宋是詞的衰落期,完全否定南宋詞的創作成就,就顯得不夠公允。
王國維接受了近代西方學術思想,在研究工作中推重科學嚴謹的態度,但在《人間詞話》中,他未能公允立論,表現出文藝觀的偏見。由于《人間詞話》在文學批評史上的顯著地位,南宋詞長期被批評為“衰靡”、“僵化”,受到不公正的對待。
上一篇:王勃文學觀的偏頗
下一篇:王子平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