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外圍戰的失策
1862年5月,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已處于曾國藩湘軍的直接威脅之下。在此情況下,天王洪秀全一日三詔地催促忠王李秀成迅速回援。李秀成只得停止進攻上海,回到蘇州。9月14日,李秀成督率13王領兵10余萬,從蘇州出發,回援天京。10月13日,天京外圍的攻守戰正式開始。李秀成督率援軍與天京城內守軍相配合,對圍城湘軍的東西兩翼發起猛攻。15日,兩路太平軍數千人沖上江心洲,抄敵營后路。18日至21日,東路太平軍集中洋槍洋炮猛攻,湘軍固守營壘,拼死頑抗。23日,左軍主將李世賢自浙江率近4萬人趕到,加強太平軍東路的攻勢。當湘軍發現太平軍西線營壘散而不堅,有隙可乘時,便于27日實施三路反擊。西線太平軍猝不及防,被摧毀12座營壘,造成很大傷亡。11月3日,太平軍并力進攻東路,用火藥轟塌湘軍營墻兩處,隨即紛紛沖入缺口。但湘軍早有準備,立即從營中沖出,并力搶堵攔擊。太平軍往返沖殺5、6次,亦未有進展。11月26日,李秀成、李世賢等以圍攻雨花臺湘軍軍營月余不下,不得已下令撤圍。至此,13王回援天京的作戰完全失敗。
太平軍之所以久攻不克,既有湘軍善于筑壘頑抗及太平軍缺衣少糧等客觀原因,亦有主觀指導上的失誤。洪秀全在湘軍兵臨天京城下后才倉猝調兵,及至各路援軍趕到,敵軍已深溝高壘,以逸待勞,增加了反擊作戰的困難。李秀成率領13王回救時,面對已經修有堅固工事的湘軍,未能很好地配合城內守軍設法先予敵以消耗,再進行有準備的圍攻,而是一到天京外圍就連日輪番攻擊,企圖速勝,結果鈍兵挫銳,力屈罷攻。此外,沒有正確的選擇好主要攻擊方向,因此,喪失了取勝的機會。
上一篇:天下絕景黃鶴樓
下一篇:天怒人怨的江青反革命集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