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颋馬廄成才
蘇颋,字廷碩,唐朝大臣、文學家。
唐代有個叫蘇颋的文學家,出生在官僚家庭。父親在朝里做官,家里生活比較富足,再加上他兄弟姊妹多,于是父親就在家里辦了個私塾(家庭學校)。蘇颋生來好學,在他還只有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讀書了。
可是天有不測風云,沒過幾年他就失去了這種優越的學習環境,在他十幾歲的時候,有一天,父親請來個算命先生,要他給家里的人算算命。當輪到蘇颋時,算命先生見蘇颋相貌平平,就說他相貌不好,出生的時間也不濟,說他將來要克父母,毀家闖禍等等。父親聽后,十分心疑,生怕他成為家里的災星,就漸漸地疏遠起他來。后來,為避免災禍,干脆不承認他是自己的兒子,要他搬出去住。就這樣,蘇颋被迫住進了馬房。馬房本來是仆人和馬夫的住所,現在蘇颋也變成了這個家里的一個被人歧視的小奴仆,再也不能和兄弟姊妹們在一起讀書了,蘇颋心里十分難過??伤呀泧L到了讀書的甜頭,讀書已經成了他擺脫憂郁痛苦的良方。環境的改變并沒有影響他讀書的熱情,他決心在馬房自學。馬棚里的居住條件實在太苦,除了擱置幾張木板床,一張破桌,就是一副爐灶,到了晚上還沒有燈燭,對于一個讀書寫字的孩子是太不適宜了。所以,幾個年長的馬夫,總勸他還是聽從老爺的訓導,回到書房里去住。蘇颋卻說:“在這里,我如魚得水,舒暢歡快,如出了籠子的小鳥,正可享受自由的天地,為什么還要飛進籠子呢?環境困苦,正可以鍛煉人的意志,優越的條件,倒常常讓人消磨志氣?!庇谑?,他白天坐在破桌邊讀書寫字,晚上,當馬夫們辛苦了一天,漸漸睡去后,他就坐到爐灶旁,就著爐火中的剩余柴火的光讀書。時間略長,火光漸漸暗了,他就把嘴對著灶口,把火吹得亮一些,繼續讀書。再暗、就用吹火棍把灰燼撥開,把下邊的柴火翻上來,再用嘴吹著,直到爐膛里的火全部熄滅,才停止讀書。
幾年過去了,他讀了許多書,也吃了不少苦,可換取的是視野的開闊,知識的豐收。隨著時間的推移,蘇颋長大了,他不僅能讀書,而且學會了寫作。
一天早上,父親請來的一位客人正在客廳門口等待父親從臥房出來。這時蘇颋正抱著一把大掃帚打掃院子,從兜里掉下了一張紙條。客人上前揀起來一看,是兩句詩:“指如十挺墨,耳似兩張匙”,題目是《小丑奴》。客人覺得這詩寫得不錯,很會夸張。父親從房里出來后,客人指著蘇颋說:“像這樣品行端正,毫無怨言,能寫會做的孩子,應該好好培養,將來一定很有出息?!?/p>
蘇颋用自己的刻苦和堅韌,贏得了父親的同情和憐憫,又允許他和兄弟姊妹們一起去讀書了。蘇颋深知這機會的難得和可貴,因此更加努力刻苦,在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聲名大振,成為有名的文學家了。
◆成才,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只有好學,才能成才。
上一篇:蘇軾的讀書法
下一篇:范仲淹劃粥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