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鴻勛
清代,濰縣(今山東濰坊濰城)縣城南關新巷子,號稱“狀元胡同”。這里出了兩個狀元,曹鴻勛是第一個,后來又出了個王壽彭。
曹鴻勛,自小好學,考入官學,成為一名官學生,當時叫作“生員”。同治十二年(1873),12年一次的“拔貢”如期舉行。“拔貢”是從府縣官學中選拔生員貢入最高學府太學。入太學后,由禮部奏請廷試,不合格者,或斥革,或發回原學,入一、二等者,可參加在保和殿舉行的復試; 復試一、二等者,授以七品京官或知縣等。曹鴻勛以優異成績名列第一等,被授予刑部七品官。
光緒二年(1876),為慶祝光緒皇帝承嗣大位,舉行一次恩科考試。參加殿試的貢士凡224人,曹鴻勛一舉奪魁,成為清代第102名狀元。
曹鴻勛中狀元后,入翰林院為修撰,掌修國史。光緒五年五月,奉旨出任湖南鄉試副考官。他在湖南呆了6個月,十一月回到京師。光緒七年,奉旨提督湖南學政。自宋元以來,湖南儒學大盛。湖南人治學注重功底,講求功夫,邊僻各府卻囿于舊習,拘守章句。曹鴻勛選拔邊僻各府優秀者,讓他們入省城書院學習、觀摩,風氣為之一變。
光緒十三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命曹鴻勛在上書房行走。上書房在乾清宮左面,是皇子皇孫們讀書的地方。皇子皇孫6歲便入上書房讀書,教師由皇帝特派,稱“授讀師傅”,都是飽學之士。光緒皇帝無子,在上書房讀書的,是他的兄弟們。曹鴻勛奉旨教授載潤。
光緒十四年二月,3年一次的京察如期舉行,曹鴻勛名列第一等。光緒十五年正月,被授予五品官銜。六月,奉命出任江西鄉試副考官。光緒十六年,出任翰林院庶常館教習。庶常館是新科進士中的佼佼者進修的地方,進士入庶常館進修叫做“庶吉士”,教習是教授庶吉士的學官,滿漢各一人,由學識淵博者充任。
光緒十七年五月,老母病亡,曹鴻勛辭官奔喪。安葬了老母,便按封建禮教在家服喪,直到光緒十九年九月才回到京師。
回京后,曹鴻勛回到上書房做授讀師傅。光緒二十年正月,慈禧太后60歲大壽,賞曹鴻勛四品官銜。這年又逢京察,曹鴻勛又名列第一等。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召見,降旨軍機處記下曹鴻勛的姓名,若哪處道員有缺,即以任用。還未等有空缺的道員,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便命他以四品官銜充任日講起居注官,隨光緒皇帝出席各種重大活動,筆錄皇帝言行,按年編次起居注,乃皇帝近臣。不久,出任太子東宮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三月,逢10年一次的大考,成績不太理想,名列第二等第50名,但仍在升遷行列中。十一月,充任武英殿纂修。光緒二十一年八月,調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贊善。
光緒二十二年七月,曹鴻勛被任命為永昌府(府治保山,今屬云南)知府,次年正月到任。永昌府在云南西南,潞江(今怒江)、瀾滄江穿境而過,轄區相當于今云南永平、保山、施甸、龍陵、潞西、永德、鎮康一帶。這一帶是漢族和少數民族雜居區,山高皇帝遠,向來是個難以管理的地方。曹鴻勛到任后,平反了幾起大案,民人畏服。曹鴻勛時常去縣鄉巡視,訪貧問苦,凡有益于民生者,無不竭力為之。曹鴻勛在永昌府的所作所為,頗受朝廷稱贊,調他為云南府知府。云南府治昆明(今屬云南),是省會所在地,在各府中地位最為重要。就在曹鴻勛出任云南知府不久,戊戌變法開始,旋即失敗,光緒皇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臺。曹鴻勛遠在云南,沒有受這場變故的影響。第二年,升任迤東道道員。迤東道轄曲靖(府治曲靖,今屬云南)、東川(府治會澤,今屬云南)、澂江(府治河陽,今云南澄江)、昭通(府治恩安,今屬云南)、廣西(州治廣西,今云南瀘西)四府一州。不久,又署理云南糧儲道,職司全省漕糧。光緒二十七年三月,出任云南司法、刑獄長官按察使。云南積年大案很多,曹鴻勛到任不足兩個月,便了斷巨案十幾起。朝廷頗賞識曹鴻勛的才干。光緒二十九年,擢任貴州省行政長官——布政使,旋即令他署理貴州省最高長官——巡撫。當時,廣西有多股起義軍,朝廷命曹鴻勛圍剿南丹州的義軍。曹鴻勛選將誓師,進軍南丹州,大獲全勝。
光緒三十一年正月十三日,曹鴻勛調任湖南布政使。8天后,即正月二十一日,改任陜西巡撫。
光緒三十三年,清政府宣布在中央籌備資政院,作為咨詢機構,將來過渡為國會。這年八月,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把曹鴻勛從陜西召到京師,命他協助籌備資政院事務。
宣統二年(1910)二月,曹鴻勛病死。
上一篇:方逢辰
下一篇:曹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