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二妻》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胡二妻》人物故事小傳
胡二妻,姓氏不詳,吳郡洞庭人。她孝順婆婆,贍養至老。就在生活轉好之際,胡二得了重病。婦親嘗胡二糞便,知胡二將不久于人世。胡二死后,沒有兒女,婦將夫兄之子過繼來作為后嗣。父勸她改嫁,夫兄也后悔將子過繼,婦于是在胡二靈旁自縊而死。同縣人感其烈,把她與丈夫合葬在一起。
[正 史]
胡二妻,失其氏,吳洞庭人。婦父,舟人,胡二,農也,有母,兄若①弟皆別居。婦與二曰:“吾夫婦各減數口食,猶足以飽母,有如母但②一子,不獨養,不誰養乎?”夫婦忍饑養弱,時時具甘脆③。母喪,求地以葬。夫婦勤,歲倍收,始有居室,而二病瘵④。鄉好鬼,婦獨不信,奔走醫藥。二病甚,婦曰:“我聞糞苦者生,甘者死。”嘗之而甘,二竟死,無子。婦計兄公一子,叔二子,詣叔,丐⑤其次為后,姒不可。居數月,兄公舉⑥次子,又詣兄公曰:“吾女三歲,乳未盡,今兄公舉次子,天其欲使吾夫得有后乎?”兄公頷⑦之。婦歸語父,貸百錢,將祀⑧其夫告立后。其父欲嫁婦,不許,且罵之,兄公亦中悔,婦乃自經夫柩側,時康熙五年十二月。明年,縣人黃中堅等為斂錢,與其夫合葬。
《清史稿·列女傳》
[注 釋]
①若:與,和。②但:只。③甘脆:味美的食物。④瘵(zhai):病,多指癆病。⑤丐:請求。⑥舉:生育。⑦頷:點頭。表示同意。⑧祀:一種祭禮。
上一篇:《翁方綱》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翁方綱》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荀采》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荀采》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