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苛的斯巴達教育
斯巴達是古希臘奴隸制城邦國家。斯巴達教育是古希臘教育的一種,是有代表性的教育。其主要特點就是強調軍事體訓教育。
首先,新生嬰兒出生后,要經過部落長老的挑選決定其是否被養育,只有被認為身體健康的嬰兒,才能被交給其父母養育。兒童7歲前,由父母照料養育,主要培養兒童知足、愉快、不擇食、不怕黑暗、不喧鬧、不啼哭等品質。
兒童長到七歲以后,離開父母,由國家負責教育和訓練,編入當地的小隊或團體,進行集體教育、培訓。斯巴達的每一個公民都有權教育和責罰任何一個兒童。他們認為,自己應隨時負起教育兒童的責任,這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斯巴達的兒童在教育場所過著艱苦的軍事生活。他們常年赤腳,衣衫單薄,飲食極為粗劣而且數量很少。他們睡在自己采集的蘆葦或薊草上,沒有被褥,有時睡在冰涼的泥地上,這些都是為了訓練他們忍耐痛苦、勞累,以適應艱苦的戰爭環境。為了訓練他們能忍受痛苦和具有勇敢的精神,經常在神廟中鞭打兒童,兒童被鞭打時,不得呻吟或顯露出絲毫痛苦的表情。
斯巴達教育也十分注意培養兒童的絕對服從的精神,不允許有任何個人意志的存在。但有時也培養兒童的機智甚至狡詐的品質,經常慫恿兒童去偷竊公共食堂的飯菜和果園的果實充饑。
斯巴達教育中還實行著一種十分殘忍的政策,即所謂秘密服務。兒童青年常常被派遣到奴隸的居住場所,大肆屠殺奴隸。培養兒童對奴隸的鄙視、殘暴的脾性。
這種軍事體育教育受到20歲結束,開始服兵役成為一名國家的正式公民,也成為軍隊中的一員正式軍人,直到60歲退役。可見,斯巴達人的一生同時也是軍人的一生。
綜上所述,斯巴達的教育重視軍事體育訓練,要求每個斯巴達兒童都成為勇敢、服從、堅忍強健的國家公民和軍人,但是其教育方法是極其殘忍的,充滿著對兒童身心的摧殘,壓抑兒童的個性,乃至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至使許多兒童未成年就在這殘酷的軍營生活中夭折了。
斯巴達教育極為輕視知識教育,兒童甚至不學習讀、寫、算,鄙視思考和言辭。所以,斯巴達兒童的生活方式是非常狹隘而單調的,只知軍事作戰,不知其他。雖然也有音樂和舞蹈,但其中也充滿著軍事作戰的內容。
與當時的強調兒童的個性培養、知識教育的雅典相比較,斯巴達教育仍保持著原始教育的軍事體育性質,是比較落后的。
上一篇:嚴復的思想蛻化
下一篇:嚴蕊受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