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北伐憂憤而死
東晉初年,司馬睿陸續控制或消滅了一些心懷不滿的南方豪族武裝,隱定了自己在江南的統治。但司馬睿只想做個偏安皇帝,從來不作北伐收復北方國土的準備,而且還對主張北伐的人士進行排斥。
從洛陽南來寄居京口(今江蘇鎮江)的祖逖,慨然以收復中原為己任,他在上司馬睿書中,陳述了北方人民反對民族壓迫的迫切愿望,也估計到北方漢族地主可以合作抗“胡”。建興元年(313),祖逖率領百余家部曲,渡江北上。他在長江中擊楫發誓說:“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他的豪邁誓言,表達了漢族人民反對民族壓迫的壯志。
祖逖駐在淮陰,一面招集流散民眾,擴充隊伍,一面冶煉兵器,屯田積谷。他自己勤勞節儉,不蓄私產,與將士共甘苦。他進軍太立、譙城、雍丘(今河南永城、夏邑、杞具)一帶,控制了一些塢壁的地主武裝,利用他們去對付石勒。不到幾年,祖逖軍隊收復了黃河以南大部土地,迫使石勒不敢過河。這種形勢對東晉非常有利,但遺憾的是晉元帝怕祖逖功高難制,于己不利,派戴淵都督北方六州諸軍事,指揮祖逖軍,并扼制祖逖軍后路。同時東晉統治者內部明爭暗斗非常激烈,王敦之亂已經在醞釀中。這些情形,使滿腔熱忱幻想統治者能給予支持的祖逖憂憤成病,晉元帝大興四年(321)祖逖病死軍中,時年55歲。
祖逖是當時識大體有才能的杰出人物,他北伐的立腳點是依靠人民,收復失地,但他也寄希望于偏安江南的統治者,希望皇帝能給予支持。封建時代的皇帝是懼怕民眾的,晉元帝司馬睿絕不希望民眾強大,來威懾自己的統治,他是寧可不要北方,也要保住自己皇帝寶座。因而祖逖希望能得到朝廷的支持只是一種幻想而已,是絕對不可能的。祖逖的北伐失敗,也就成為一種必然。倘若祖逖北伐成功歷史將是另一種面目,遺憾的是北伐終未成功。
上一篇:玉門油田發現始末
下一篇:站著工作省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