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元年科場舞弊案
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進士科考試在京都長安舉行。禮部侍郎錢徽知貢舉,右補闕揚汝士同知貢舉。考試前,貢士揚深之憑借其父揚憑的關系,以家藏世所罕見的古帖秘畫獻給宰相段文昌,段文昌能施加影響,錄取揚深之為進士。當時任翰林學士的李紳與貢士周漢賓一向私交甚好。因此,段文昌、李紳都當面請托錢徽:今年科舉取揚深之、周漢賓進士及第。
唐穆宗長慶元年二月,段文昌罷相,外放為四川節度使。赴任之前,段文昌又當面請托錢徽。而后,又覺放心不下,便又寫了一封私信給錢徽。但是,放榜后揚深之、周漢賓皆無名。在及第進士中有:唐朝望族、諫議大夫鄭覃的兒子鄭郎,唐朝名相裴度的兒子斐譔,中書舍人、牛李黨爭的牛派領袖李宗閔的女婿蘇巢,同知貢舉揚汝士的弟弟揚殷士。段文昌一看榜文,登時大怒。便以赴任四川,入宮辭行之日,面奏唐穆宗,稱:“徽所放進士鄭郎等十四人皆子弟,藝薄,不當在選中。”唐穆宗將信將疑,便將此事問于元稹、李紳,而元稹因與李宗閔有隙,李紳因周漢賓進士不第,所以,元、李二人都說:“誠如文昌言。”其后,李德裕、元稹、李紳交相上書彈劾錢徽,謂今年科場、禮部取士不公,請托猥濫。勢門子弟,交相酬詐,寒門俊造,十棄六七。
唐穆宗長慶元年三月,唐穆宗下詔,命中書舍人王起,主客郎中知制誥白居易重新復試。結果,鄭郎、蘇巢、揚殷士等十人皆落第,裴譔算是特放進士及第。
唐穆宗長慶元年四月,唐穆宗下詔;貶禮部侍郎錢徽為江州刺史,右補闕揚汝士為開州開江令。中書舍人李宗閔為劍州刺史。
科場案后,右補闕揚汝士等多人心中不服,勸錢徽拿出段文昌的請托書信公諸朝野。錢徽卻不愿多所牽累,說:“茍無愧于心,安事辯證邪?”把書信給燒了。
這是唐代科舉史上最大的一件科場案,也是中國科舉史上的第一件科場大案。
急近功利的科舉制度,使中國封建社會的豪門望族、官宦士紳為延續自己的宗族,竟相插手科場,以使自己的親友成進士,登上通往仕途的階梯。所以,自從中國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實行以來,科場案便成為科舉舞弊行為的集中體現。
上一篇:長安街建設的疏漏
下一篇:長期征戰,外強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