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統一指揮的后果
到1944年,來自各方面的情報證明,美英盟軍不日將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為了防止盟軍在英吉利海峽沿岸登陸,德軍預先在這一帶部署了七個武裝精良、久經沙場的裝甲師。德軍最高統帥部以為有了這些虎狼之師,可保西線陣地萬無一失了。
然而,這些裝甲師之間的十分微妙的領屬關系卻鮮為人知。原來,從建制上講,這些裝甲師屬于第七集團軍,可卻要由納粹嫡系的第一黨衛裝甲軍來協調動作;從表面上看,這些裝甲師要接受德西線前線總司令隆美爾的指揮,但卻又聽命于專門用來節制隆美爾的德西線總司令部及其裝甲群的調遣;此外,德軍最高統帥部對這些裝甲師還握有特殊決定權。為此,隆美爾曾幾次三番向最高統帥部建議統一該地域的軍事指揮權,但最終苦于納粹當局錯綜復雜的人事關系而無可奈何。
是年6月6日,盟軍突然在法國的諾曼底發動了強大的登陸戰役,重疊而又混亂的德軍指揮機構為德軍的有效反擊設置了障礙。各個裝甲師的師級長官們,面對不斷送來的來自各個指揮機構的相互矛盾的命令,實在不知所措。這道命令讓他們進攻,那道命令讓他們防守,第三道命令讓他們轉移……就這樣,在盟軍登陸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竟沒有一個裝甲師能夠發起反擊,更談不到七個裝甲師協同作戰抵抗盟軍的登陸了。一直等了三天之后,德軍的裝甲師才相繼投入戰斗??蛇@時,盟軍早已在岸邊建立起自己比較穩固的灘頭陣地了。盟軍諾曼底登陸戰役取得了成功,歐洲第二戰場開辟,加速了納粹德國的滅亡。
盟軍為使這次登陸戰役順利成功,頭兩年就從各方面開始著手進行準備,設立了統一的指揮部,由艾森豪威爾掛帥實行全權指揮。而德國方面,雖然配置了重兵,加強了設防,但由于內部國防軍與黨衛軍之間、派系之間的矛盾重重,互不信任,使之指揮機構重疊,令出多門,第一線作戰部隊的指揮官員無所適從。從而貽誤了反擊的戰機,致使“大西洋防線”很快被盟軍突破,飽嘗了缺乏統一指揮的苦果。
上一篇:缺乏政治見識的瑪麗·都鐸
下一篇:缺乏進取連遭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