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的漩渦
我國的古代小說,無論文言的或是白話的,神異的故事一直占著很大的比重。這樣小說或多或少地含有志怪的成份,小說的思想有意無意地蒙著迷信的色彩也就不足為奇了。
古代小說的迷信思想主要表現為一種天命觀念。一切社會大局,國家大事,英雄人物的命運,乃至小人物的貴賤生死,悲歡離合,莫不出于天意前定。反映在小說中時,則借助托夢、異兆、天書、玄女,白猿等等媒介,對小說的情節結構、人物性格塑造,思想內容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西游記》情節結構是從唐僧師徒所要遭受的“八十一難”當主線建構的。這八十一難只是一種宗教的象征,與情節本身關系并不密切。且《西游記》每到孫悟空技窮時便有南海觀音相救,以此推動情節發展,有時不免讓人覺得作者筆力不到。
小說中的英雄人物也在這種天命思想的籠罩下被賦予了神性。《飛龍全傳》中的“真命天子們”均是出生時便有異兆,要么火光沖天,要么祥云籠罩,滿室異香。他們每做一件事也定有神異的力量相助:宋江打仗受阻時,天女就會授給他兵書,托夢告訴他解決的辦法。諸葛亮想借東風,六丁六甲就會幫忙,甚至他自己的魂魄也可以在五丈原顯圣。人物的可信度,性格的鮮明性,獨特性都大大降低。至于性格的發展變化,豐富內涵就更無跡可尋了。
這種天命思想還把許多本來是描寫現實,有積極意義的小說變為宣揚天命報應與因果輪回的道德說教?!秳⑿」俅菩坌值堋分?主人公是個開酒店的小商人,喜歡幫助別人,先后收留了兩個落難的小廝(實際上是一男一女)。商人病故后,兄弟二人愿意成婚,這本是一個令人感動的,表現下層人民優秀品質的好題材。但作者的指導思想并不是刻劃出人扶人之危的美德,而是為了說明由于老人的積德,使三家墳墓皆有孝婦孝子祭掃。這樣扶人之危的品質的社會意義就喪失殆盡了。
《封神演義》中,作者雖著力刻劃紂王的殘暴,文王、武王仁慈愛民,但又屢屢說明,紂王滅亡是天數,而非無德。這樣小說的思想性便大大降低。
我國古代小說中,迷信的漩渦吞沒了不少小說思想藝術上的光芒,但這種漩渦卻是與江流并存的一種遺憾,我們不可能要求古人跳出時代的局限,因而我們也只能惋惜,卻不可苛求。
上一篇:迷信教條·全軍覆沒
下一篇:那不勒斯足球隊因內訌遭敗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