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于防患,禍起不測》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鐘會、胡烈、師纂都報告鄧艾的所作所為是反朝廷的叛逆行為,說鄧艾在軍中殺牲會盟。于是朝廷下詔書用囚車押送鄧艾回京師。
鄧艾父子被囚禁起來后,鐘會到達成都,先命令押送鄧艾回京,然后發起叛亂。鐘會死后,鄧艾軍營的將士追趕上押送鄧艾的囚車把鄧艾放出來,迎接回成都。衛瓘派田續等將領討伐鄧艾,在綿竹縣西部相遇,殺了鄧艾。鄧艾的兒子鄧忠和他一起被殺,其余的兒子也在洛陽全被殺害,把鄧艾的妻子和孫子流放到西域。
衛瓘秉承司馬氏的旨意,殺害鄧氏一家,竟在為司馬氏纂奪曹魏最高權力掃除障礙。鄧艾之死,完全是司馬氏一手造成的。鄧艾不通道家韜略,是其遭人暗算的一大原因。
當初,鄧艾受命征伐蜀國,夢見坐在山上而山上有流水,以此尋問殄虜護軍爰邵,爰邵說: “按照《易》卦,山上有水叫做 ‘蹇’,《蹇》上的卦辭說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 孔子說: ‘蹇利于向西南,往西南一定能建功,不利于向東北,因為東北道路窮盡?!?這次出征一定會攻克西蜀,只是恐怕回不來了?!编嚢犃诵闹惺б猓懿挥淇臁?/p>
泰始元年 (公元265年),晉王朝建立,下詔書說: “過去太尉王凌圖謀廢除齊王,而齊王也終究不堪承受帝位。征西將軍鄧艾,因功自驕失去臣節,實在應該處以死刑,但他接到朝廷詔書時,能制止將士遣散人眾,束手接受治罪,和那些為了求得自己生存就擁兵作惡的人來比,確實有所不同?,F在大赦他的妻子后代得以回歸中原,如果沒有子孫聽憑為他立后裔,使其祭祀不絕?!?/p>
泰始三年 (公元268年),議郎段灼上書為鄧艾申冤說: “鄧艾心懷赤忠而背著謀反叛逆的名聲,平定巴蜀反遭滅族的屠戮,我私下里為他痛心??上О。f鄧艾謀反! 鄧艾性格剛烈急躁,冒犯了上上下下的人,不能與同僚們和合,所以沒有人肯為他辯白。臣敢說鄧艾沒有謀反的情形。過去姜維有占據隴西郡的意圖,鄧艾修筑工事加強守備,囤積糧食訓練軍隊。遇到干旱荒年,鄧艾帶領百姓進行區種,親自披著烏衣,手中拿著農具,作為將士的表率。上下都為之感動,沒有不盡力的。鄧艾持節鎮守邊境,所統領的人上萬,而他卻能不以奴仆們的勞作為難,一般百姓的勞役之事為苦,不是具有忠于朝廷、勤于國事的志節,誰能做到這樣呢? 所以他在落門、段谷的戰役中,能夠以少量的部隊擊敗大量的蜀軍,摧折挫敗強大的敵寇。先帝知道他可以擔當重任,所以把克敵制勝的方略委托給鄧艾,把安定天下的大計交付給鄧艾。鄧艾接受國命忘我奮斗,捆好馬腳、抬著車子,親自投身于必死之地,忠勇之氣直沖云天,將士們乘勢奮進,使劉禪君臣自縛雙手,跪地請降。鄧艾已經功成名就,本應功載史冊,傳福萬代。他已是年至七十的老翁了,反叛為了什么呢!鄧艾誠心依恃朝廷的養育之恩,內心不自猜疑,假傳皇帝的命令,是權宜之計安定社稷; 雖然違反常規,卻有符合古義之處。追究初意適當定罪,本來也是說得過去的。鐘會妒忌鄧艾的威望名聲,虛構謀反叛逆的事情。忠心而受誅殺,誠信而被猜疑,頭顱懸掛馬市示眾,兒子都被殺戮,眼見此景的人都流淚,耳聞此事的人都嘆息。陛下開辟新朝,寬宏大量,消除各種猜疑,受誅殺者的后人,不拘泥于前嫌而分別任用。過去秦國百姓憐憫白起無罪被殺,吳國人痛惜伍子胥死得冤枉,都為他們立了祠廟?,F在天下的百姓為鄧艾的死而傷心痛恨。我認為鄧艾身首分離,被拋棄在荒草野地之間,應該重新收拾他的尸首,歸還他的田地、住宅。因他平定西蜀的功勞,繼續封賜他的孫子,讓鄧艾在蓋棺之后賜封一個謚號,使他死后沒有遺恨,赦免黃泉之下冤魂的罪名,在后世取得信義的美譽,安葬一個人而天下的人都仰慕這種行為,掩埋一個魂靈而天下的人都歸服朝廷的仁義,所做的事情少而高興的人多?!?/p>
泰始九年 (公元273年),朝廷下詔書說: “鄧艾有功勛,接受治罪時也不逃避刑罰,而他的子孫卻成了一般的百姓和奴仆,朕常常憐憫他,今任命他的嫡孫鄧郎為郎中?!?/p>
鄧艾在隴西時,修筑了城堡和關口,建造了城池和土堡。泰始年間,羌人大規模叛亂,接二連三地殺死刺史,涼州的道路阻絕。官吏和百姓安然無恙的,都是依仗鄧艾所建筑的城塢。
與鄧艾同州的同輩人南陽郡州泰,也喜歡建功立業,會用兵,官至征虜將軍,持節督理江南各軍事務。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去世,追封為衛將軍,謚號壯侯。
上一篇:《玩火自焚:設西園八校尉》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公孫瓚矛盾加深》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