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禁之禁”的禁書案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又字希古。浙江寧海人。從師明文學家宋濂。因名其書室為“正學”,人稱正學先生。明太祖洪武年間為漢中教授。明惠帝建文年間,任侍講學士。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六月,明惠帝用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兼翰林學士黃子澄之謀,定議“削藩”。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七月,燕王朱棣,指斥齊泰、黃子澄為奸臣,起兵清君側,號曰:靖難。開始了長達三年的戰爭。
明惠帝建文三年(1401),朱棣自北京出兵南下時,他的主要謀士姚廣孝就對他說:“城下之日,方孝孺一定不肯投降;務請您不要殺他。如果殺了他,天下讀書的種子就斷絕了。”朱棣當時答應了姚廣孝的請求。六月,朱棣攻破了南京。朱棣一到南京,就要方孝孺做官,方孝孺不答應,便被關進了監獄。緊接而來的是朱棣稱帝,要發布即皇帝位的詔書。因方孝孺的文章海內馳名,大臣們都說詔書的起草非方孝孺莫屬,朱棣就把方孝孺召到宮里。而方孝孺卻穿著喪服,一進宮殿,便放聲大哭。朱棣扶起方孝孺,說:“先生毋自苦,我是想效法周公輔佐成王罷了。”方孝孺便質問道:“成王安在?”朱棣說:“他自己燒死了。”方孝孺便說:“為什么不立成王的兒子做皇帝?”朱棣答道:“國家必須依靠年齡大的皇帝。”方孝孺又問:“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有些氣急敗壞,說:“這是我的家務事。”又說:“詔天下,非先生不可。”便叫侍從授紙筆給方孝孺,讓他起草詔書。方孝孺把筆扔在地上,邊哭邊罵道:“死就死,決不起草詔書。”朱棣大怒,大聲說道:“那里就能讓你這么快死掉!就是你想死,難道你就不為自己的九族想想嗎?”方孝孺厲聲道:“就是十族也奈何不了我!”結果,方孝孺被凌遲處死。他的“十族”也都被殺了。我國封建社會最重的刑罰就是所謂的“誅滅九族”,為湊足十族,朱棣就把方孝孺的一部分朋友和門生也殺了。因方孝孺案而遭牽連被處死的人達八百四十七人。
方孝孺死后,他所著的書并未宣布為禁書,但是,收藏和閱讀方孝孺著作的人,一經發現,都處死,實質上,方孝孺的著作成了“不禁之禁”的禁書。方孝孺的學生王徐,在方孝孺死后,偷偷地將方孝孺的作品編成集子保存起來,方孝孺的作品才能流傳到今天。
一人犯罪一人當,這在封建社會幾乎是一句空話。
上一篇:“不平等競爭”是彈棋失傳的主要原因
下一篇:“世界一寶”面臨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