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
李 白①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②。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③,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注釋】
①李白:見《遠別離》。
②大明:指月亮。
③陰精:指月亮。
【詩本事】
這是一首樂府詩。“朗月行”是樂府古題,屬《雜曲歌辭》。鮑照有《朗月行》寫佳人對月弦歌。李白采用這個題目,故稱《古朗月行》。這首詩大概是李白針對當時朝政黑暗而發的。唐玄宗晚年沉湎聲色,寵幸楊貴妃,權奸、宦官、邊將擅權,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詩中“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似是刺這一昏暗局面。
【賞評】
詩從天真爛漫的兒童呼月、疑月寫起,月亮初起時形如白玉盤,月光皎潔得如同瑤臺鏡一樣。月亮初升,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恍惚中似乎可以看見仙人的兩只腳,而后逐漸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看見一輪圓月,看見月中白兔在搗藥。然而好景不長,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被蟾蜍所嚙食而殘損,變得晦暗不明。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使天、人都免除了災難??捎钟姓l能拯救月亮呢?月亮既然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還有什么可看的呢!不如趁早走開吧。無奈之中,心中的憂憤不僅沒有解除,反而加深了“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這首詩以蟾蜍蝕月影射現實,深婉曲折。詩中想象新穎奇妙,展現出詩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辭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發人深省,體現出李白詩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風格。
【詩評選輯】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暗指貴妃能惑主聽。
上一篇:《古劍篇》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后游》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