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劉基
暮春時雨余,原野皆秀色。
流云暖芳甸,惠風暢輕翼。
公崇罔低垂,崇罔緬登陟。
山川糾紛錯,疆畎互紆直。
凄涼神禹穴,逼仄句踐國。
玉簡閟玄緘,銅牛啟雄德。
霸氣浩江河,王風散荊棘。
感今情軫郁,懷古心愴惻。
東溟尚波濤,中原未耕織。
無能事蕭曹,妄意追契稷。
蹇產魂屢遷,逶遲足猶側。
良辰復幾何,白日忽中昃。
周流睨圓方,俯仰觀動植。
有水必趨東,無星不拱北。
宗社固神靈,至尊實恭默。
殷王伐鬼方,尚期三年克。
苗頑負險阻,終竟膺竄殛。
天戈向無前,況乃誅鬼蜮。
竊聞海濱民,決眥疾狂慝。
荷殳思一奮,所懼官未識。
朝廷鑒往轍,中道誅貪愎。
主將敦書詩,志士愿盡力。
諸公總英俊,矯矯百夫特。
愚生諒疏拙,千慮冀一得。
農人奉壺漿,遲爾殄蟊賊。
采薇戒懷歸,伐檀慚素食。
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浩歌梁甫吟,憂來憑胸臆。
劉基,明朝初年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誠意伯?!兜桥P龍山寫懷二十八韻》是他作官以前寫的懷古詩,大致可以分四個部分:
詩的前八句為第一部分,寫他登臥龍山的所見,交代了時間、景物等,“惠風暢輕翼”等句傳達出詩人要趁著大好春光,施展抱負的愿望。以下詩句多是從此生發、聯想。
從“凄涼神禹穴”至“懷古心愴惻”是第二部分,寫往昔艱苦創業的文治武功,撫今追昔,惻然傷懷,大有未展宏圖之憾。這一段的核心是懷古,這也為后邊抒發“千慮冀一得”設下了伏筆。
自“東溟尚波濤”以下三十句為第三部分。以朱元璋、劉邦為喻,托朱氏以奠定國基。作者竊以蕭何、曹參為榜樣,而追隨漢王(契、稷均為遠主,此處當以比漢王)。作者又以蹇叔、子產等有遠謀的政治家自喻,欲有所建樹,但猶豫而有膽怯之感。既感到時日過快,又感到必以漢王為核心,恭侯至尊。隨后則以伐鬼方、有苗為例,以討伐政敵必能致勝,又況志士民眾同仇敵愾,恪盡職守,以誅貪孽。諸公、百夫圍繞漢王周圍,事必有成。
詩人不僅把自己的意志和情緒融化在生動的比喻和貼切的典故中,而且在敘述描寫中穿插議論,在景語、情語中穿插理語,在景物描寫的同時融入理性思考。
從“愚生諒疏拙”至末句,是第四部分。作者自感疏拙,但千慮必有一得,效農人壺漿之忱,討誅蟊賊。作者以《采薇》、《伐檀》的詩意自勵,又以孔明輔主為榜樣,浩歌激烈,抒報國之情。其中“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兩句,不僅有聲有色,而且富于哲理。
這兩句詩猶如“我欲攀龍見明主”(李白《梁甫吟》)的意境。詩人充滿幻想,希望有一個機會飛向青天,盡情傾訴自己的見解,但未能如愿。這里隱藏著詩人一顆難以平靜的心。
“白云”是虛幻而多變的,可聚可散,聚則有形,散則無影。它可以使人感到迷離,也可以使人感到奇幻。詩人借此馳騁遐思,寄托理想。這也是詩人把詩情與哲理融為一體的結果。
綜觀全詩,詩人以抒寫真誠的“忠君愛國”之情為宗旨,廣采經史、神話傳說之故實,并發揮其神奇的想象力,在詩的世界中創造審美時空,詩風亦沉郁悲涼,具有美學意義的崇高感。
如果詩歌植根于哲學的沃土,必將使其根深葉茂。“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劉勰《神思篇》)顯出意中之遠。詩中各種事物和事件神奇的組合又可以顯出意蘊之豐富。
上一篇:《病起抒懷·[宋]陸游》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相鼠(節選)·[先秦]《詩經·鄘風》》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