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隱·[雙調] 蟾宮曲
武林隱
昭君
天風瑞雪剪玉蕊冰花。駕單車明妃無情無緒,氣結愁云,淚濕腮霞。只見十程五程,峻嶺嵯峨,停驂一顧,斷人腸際碧高天漠漠寒沙。只見三對兩對搠旌旗古道西風瘦馬,千點萬點噪疏林老樹昏鴉。哀哀怨怨,一曲瑟琶。沒撩沒亂離愁悲悲切切,恨滿天涯。
【鑒賞】 《西京雜記》 記載: “漢元帝因后宮女子多,就叫畫工畫了像來,看圖召見。宮人都賄賂畫工,獨王嬙不肯,所以她的像畫得最壞,不得見元帝。后來匈奴來求親,元帝按圖像選昭君去,臨行才發現她最美,悔之不及,就將毛延壽等許多畫工都殺了。”昭君為畫工所誤,不得見元帝本已可悲,又為元帝所誤,遠嫁匈奴,其命運更是凄涼。因此“昭君出塞” 歷來就是文人們鐘愛的題材。
這首 [蟾宮曲] 以雙調的音響表現出一股嗚咽激揚的氣勢。
多情的天風瑞雪,精心剪裁雕琢了數也數不清的玉蕊冰花,面對多情的大漠風雪,遠嫁的王昭君沒有半點情趣,思念故土的哀愁凝結成層層陰云,悲嘆遠嫁的淚水沾濕了腮邊的胭脂,五里十里,山高嶺險,鄉里日遠,停下馬車回眸一看,滿眼是碧空黃沙,寂靜無聲,怎不叫人悲傷斷腸、意冷心寒。“只見三對兩對搠旌旗古道西風瘦馬,千點萬點噪疏林老樹昏鴉” 這兩句套用了馬致遠 《天凈沙》 中的名句: “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在文字上又加以鋪陳。“三” “兩” 是言其少,“千點萬點” 是言其多。其實,作為奉漢室之命和親匈奴的王昭君,出塞時是應該有較大排場的。然而,再大再隆重的儀仗,一旦撒落在漫長的沙漠古道上也都會顯得稀稀落落、三三兩兩。西風蕭瑟,天寒地凍,連日的跋涉,連坐騎都一天瘦似一天,馬尚如此,人何能禁? 天色已晚,正是烏鴉歸巢時分,遠處那數不清的烏鴉 “啞啞” 地叫著,像千萬個黑點密密麻麻,飄入稀疏的枯樹林里,古人多以鵲鳴寫喜,以鴉噪寫悲,千點萬點的烏鴉襯托出昭君心中的大悲大戚,然而,昭君的滿腹哀怨又能向何人訴說呢?只能借助于手中的琵琶,隨著北行愈走愈遠,離鄉背井之苦如決堤之河水從琵琶悲曲中傾瀉出來,縈繞在沙海天涯。杜甫《詠懷古跡》 詩中有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的名句。其實,彈琵琶之事,本不屬于昭君,是晉代以后的附會,翟顥《通俗編》 記載: “石崇 《王明君辭序》 云: ‘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昭君亦必爾也。’ 石崇既有此言,后人遂實之昭君,誤矣!”
在此,我們不必去考究昭君是否善彈琵琶,作者的用意只是借琵琶傳達昭君心中的悲怨,杜甫詩也是如此。
作者大筆繪景,細膩抒情。景因情遷,情借景生,情景交融。圓熟的對仗,亦俗亦雅的語言,使一個盡人皆知的老題材翻出了新曲,讀來瑯瑯上口,給人以美感。
上一篇:劉唐卿·[雙調]蟾宮曲|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阿魯威·[雙調]蟾宮曲·懷友|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