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令能《觀鄭州崔郎中諸妓繡樣》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
繡成安向春園里,引得黃鶯下柳條。
這首詩本來是描寫妓工繡幛的,所以題目又叫《詠繡幛》。繡幛,即刺繡屏風(fēng)。但是詩人卻不正面描寫如何刺繡幛,而采用烘云托月之法只描寫繡樣,先寫妓工描繡樣;繼寫新繡的屏風(fēng)放在春園里,竟以假亂真,惹得黃鶯也飛下柳條來了。首句寫時間、地點和繡樣之美。“花蕊嬌”,極寫繡樣之美,繡幛會同它一樣美嗎?為讀者留下了懸念。二句,則寫妓工描樣。“床”指繡架;一個“爭”字,一個“拈”字,將諸妓爭能奪巧,用二指夾筆而描的圣靈之姿,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神態(tài)欲飛。后二句一意貫穿,說將繡成的屏風(fēng)放在春色
滿園的園子里,連黃鶯兒也真假難分了。一個“春”字,下得十分貼切美妙。只有百花競艷的春園,才更能襯托出繡幛的美麗,它竟能在群芳之中以假亂真。金圣嘆曾說過: “畫云者意不在于云也……因在于月也。” (《讀第六才子書<西廂記>法》)云妙則月妙,以云托月,此詩手法之高妙,正在于此。
上一篇:李益《觀祈雨》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雍陶《訪城西友人別墅》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