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美《甘夫人墓》原文與賞析
吳秀美
風雨暮鴉噪,荒荒①落日昏。
我來題片石,揮筆吊貞魂。
墓棘寒煙散,山花涕淚存。
年年芳草路,無復怨王孫。
甘夫人,是劉備的愛妻,死后葬于南郡 (今湖北江陵),章武二年(222),追謚皇思夫人,后遷葬于蜀,被尊為昭烈皇后,墓地在永安 (即白帝城) 西 (今四川奉節城內)。
《甘夫人墓》一詩載《夔州府志》,是清代詩人吳秀美憑吊甘夫人墓時所作。
詩人頭兩句交代了憑吊的時間: 一個風雨飄搖的黃昏; 描繪了墓地的環境氣氛: 烏鴉鳴噪,落日黯淡,一片凄涼景象。這兩句詩也抒發了詩人對甘夫人墓地寂寞清冷的無限傷感之情,為下文作者的憑吊作鋪墊。古今詩人都喜歡用烏鴉的鳴噪來襯寫晚天暮景的凄冷蕭索,而且多用以寫墓地墳場,如五代前蜀僧遠公《傷廢國詩》“兩朝帝業都成空,陵樹蒼蒼噪暮鴉。”魯迅《無題》:“英雄多故謀夫病,淚灑崇陵噪暮鴉。”詩人通過起首的兩句,仿佛把讀者也帶到了甘夫人墓地,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使讀者也同詩人一樣受到感染。
讀了前兩句詩會使讀者自然聯想起,詩人為什么在黃昏時刻來到甘夫人墓地呢? 這就過渡到了三四句對詩人憑吊甘夫人墓原因和目的的描寫。詩人贊揚了甘夫人忠貞不二的節操。在這里詩人用一個“貞”字,既概括了甘夫人的品德,也表明了詩人前來祭奠并為之題寫碑文的原因。據《三國志》記載,甘夫人曾隨劉備到荊州,生后主劉禪 (阿斗)。曹操兵到,追擊劉備于當陽長坂時,劉備棄夫人及劉禪,自己倉皇逃命。后因趙云保護,才幸免于難。但甘夫人毫無怨言,一直追隨劉備,對劉備忠貞不二,所以,諸葛亮曾上書后主,稱贊甘夫人“履行修仁,淑慎其身”,建議上尊號為“昭烈皇后”。甘夫人這種品德在封建文人的心目中自然是高尚的,值得頌揚的,所以詩人才“我來題片石,揮筆吊貞魂”。
詩的五六句,是詩人具體地描寫自己的憑吊活動: 墓地焚香,灑淚祭奠。黃昏暮靄之中,詩人為甘夫人焚上一柱香。因香煙繚繞,所以使原來籠罩著墓地荊棘的寒煙冷氣四下飄散,詩人淚灑墓前,眼淚落在山花上,連山花也仿佛在哭泣。這也是表現甘夫人的品德感人之深,同時又是對上句“吊貞魂”的具體說明。
詩的結尾兩句是用《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的典故來抒發感慨,發表議論。意思是說,甘夫人墓前年年芳草叢生,鋪滿道路,卻不見王孫 (指貴族子弟) 前來憑吊。對于這些王孫,還是不要埋怨吧,他們怎么會理解和祭奠貞潔的甘夫人呢? 這是對紈袴子弟驕奢淫逸、不知忠貞為何物的含蓄批判,同時也和前面“我來題片石,揮筆吊貞魂”、“山花涕淚存”形成一個強烈對照,而“年年芳草路”一句,也是對甘夫人忠貞高潔、風范長存的贊頌。
這首詩在藝術上最顯著的特點是對景物的描寫: 它以寫景渲染氣氛,以寫景敘事,以寫景抒發感情,以寫景發表議論,把寫景的功能發揮到最大限度。“風雨暮鴉噪,荒荒落日昏”,既交代了憑吊的時間,又渲染了墓地悲愴凄涼的氣氛;“暮棘寒煙散,山花涕淚存”,既敘述了自己的憑吊活動,又抒發了詩人對甘夫人景仰之情; 而“年年芳草路”,不只是寫甘夫人墓前年年芳草萋萋,更主要的是表現甘夫人風范長存,留芳后世。詩中的這些景物描寫,每一句都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值得認真咀嚼和體味。
上一篇:張固《獨秀山》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湯右曾《登云麓峰望南岳歌》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