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山海關城樓》原文與賞析
戚繼光
樓前風物隔遼西,日暮憑欄望欲迷。
禹貢萬年歸紫極,秦城千里凈雕題。
蓬瀛只在滄波外,宮殿曉瞻北斗齊。
為問青牛能復度,愿從仙吏受刀圭。
這是一首言志的近體七律。標題雖然是《山海關城樓》,但用意不是寫城樓。而是寫登上城樓極目一眺后的感慨。不過,雖不是著眼于寫城樓,但由于作者對歷史的回顧與展望,卻又在總體上顯示了城樓 (即山海關) 對國家舉足輕重的重要性。而且,作者有一些看似不著邊際的想法,實際上也與這城樓有關。
山海關,古稱渝關,也作榆關。又名臨渝關、臨閶關。為河北省舊臨榆縣之東門,長城東起之端點。今屬河北省秦皇島市。明太祖時,筑城置衛設戍。洪武十五年 (1383) 筑城為關。因其背山面海,故取名山海關。山海關東臨勃海,北依角山,扼東北至關內的咽喉,自古為戰略要隘,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現在,城樓處依然留有昔日鐫下的“天下第一關”的大字。山海關不僅是戰略要隘,且因其有長城,有雄山,有沙岸,有海波,而成為人們向往的風景勝地。
戚繼光的《山海關城樓》詩,首先寫了登樓?!皹乔帮L物隔遼西,日暮憑欄望欲迷”,這是倒裝句: 先寫所見——樓前遼西那邊的大片上地被近前的草木山丘隔斷了; 然后點明登樓——黃昏時候,登上城樓,憑欄遠眺,越過近前的“風物”,遠處一片迷茫。
關于城樓,從詩的字面看,只有這兩句。勿怪乎有人對此詩也感到迷茫,覺得后面所寫皆非城樓,是不是有點離題、“不甚諧和”了? 其實不然,請看接下來:“禹貢萬年歸紫極,秦城千里凈雕題”。這里說的是: 國家的版圖不能缺損,所有來犯的外夷必當芟除掃凈!“禹貢”,《尚書》篇名之一,成書于周秦,篇中把當時的中國劃分為九州,也就是中國最早的地理志,因此“禹貢”便代表中國的版圖?!白蠘O”,帝王宮殿的代稱。在戚繼光的心目中,帝王當然是代表國家了?!扒爻恰保撮L城,因為秦時興建。“秦城千里”,等于說邊防千里?!暗耦}”,就是紋額,題即額,古代有額上畫著花紋的少數民族,借指來犯的外夷,“凈”,干凈,絕跡,這里作動詞用。結合前面兩句來看,意思非常明白: 日暮登樓,眺望遼西 (那時是后金待起),煙霧迷茫中不知包藏著多少殺機 (金兀術橫行中原,想必戚繼光記憶猶新)。在這樣的情況下,戚繼光喊出了要保衛國土、掃凈強虜的心聲當然是合情合理的。而且,正是這樣的詩句,才表達了這位抗倭名將衛國英雄的崇高使命感的雄偉氣魄! 這首詩,也因此充滿著豪氣!
接下來,是“蓬瀛只在滄波外,宮殿曉瞻北斗齊”。說的是仙境離此不遠?!芭铄?,蓬萊、、瀛州之謂,是傳說中的海上仙山?!皩m殿”,這里是指天宮,即仙宮?!皶哉氨倍俘R”,“曉”,明也,是說很清晰地看得見仙宮在北斗星那里?!褒R”,作齊全解,是說北斗七星一顆不缺,都看得清,很齊全,當然也很明亮。站在山海關城樓上眺望,看海,看天,仙境離此不遠。下文呢?“為問青牛能復度,愿從仙吏受刀圭”。惟愿能有青牛再來運載,好騎著它成仙去喲!“青?!保昴揪?。《太平御覽》引 《嵩高記》云:“山有大樹,或千歲,其精為青牛?!庇?,道家謂仙人才騎青牛,《列異傳》記老子成仙騎青牛。另,晉·葛洪《神仙傳》也有仙人常駕青牛的描寫。故乘青牛為成仙之道。“復度”,再來運送?!澳堋?,能否之意。此句從設問角度提出。“刀圭”,原是刀形玉器錢幣, 古代用來調藥, 實際是調藥的小勺,這里引申為服用仙藥。
整首詩的關鍵字眼是一個“凈”字。為保衛國家,外侮必當除“凈”。一當外侮除“凈”,國家“萬年”平安。那么,作為一名掃平倭寇又來鎮守北方有功于國的將領,他自己并不企求什么,只希望騎上青牛走向那虛無縹緲的“仙境”。其實,他也知道那“仙境”未必存在,只不過是表示他無意人間利祿,要空手歸去而已。
這首詩,寫得豪氣奔騰,超凡脫俗,格調極高,完全表現了一位愛國將領民族英雄的氣度與心胸。
這首詩,當是戚繼光平定東南沿海的倭寇之后,被調到北方,以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到山海關巡視時所作。那是隆慶之初,約在1568年前后,那時,他正四十來歲。戚繼光用心于軍事,詩詞寫得很少,只是“未妨余事做詩人”。但每有所作,質量都極高。清人沈德潛、周準將戚繼光的詩選入《明詩別裁集》時評道:“無意為詩,自足生趣,若郭定襄,直于詩壇中位置之?!币馑际钦f,戚繼光如果著意寫詩,當成為詩壇領袖無疑。這是很有眼光的評價。
這首詩,在表現方法上,較常規有突破。前四句屬于一個范疇,后四句又屬于一個范疇。這與一般律詩中間兩聯一體的結構是迥異的。這也看出戚繼光思想的不受束縛。這雖屬末事,也順便一提吧。
上一篇:玄燁《山海關》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丘處機《嶗山》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