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廟
作者: 馮義邦 【本書體例】
【原文】:
於穆清廟(1),肅雚顯相(2)。濟濟多士(3),秉文之德(4)。對越在天(5),駿奔走在廟(6)。不顯不承(7),無射于人斯(8)!
【鑒賞】:
《清廟》是《周頌》首篇,系頌詩之“始”。它是西周貴族統治者在祭祀其開國君主周文王時演唱的一首樂歌。
周文王是商末的周族領袖,商紂時為西方諸侯之長。他吸取商紂王暴政殘民以至衰敗的教訓,推行仁政裕民政策,“篤仁、敬老,慈少?!薄岸Y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史記·周本紀》),國勢漸漸強大,戰敗西戎混夷,“伐密須”,又滅附近幾個敵國,擴展統治范圍,教化人民。經過這樣的悉心經營,文王晚年已取得了當時天下的三分之二,致使武王時一舉滅了商,建立了周王朝的統治。因此,周文王是周王朝的奠基人,他的文治武功,永垂青史,是周人最崇拜的祖先。所以在祭祀之時,都表示“繼承文王之德,繼興周之大業”,表現了對文王的無比推崇和敬仰。
這首詩篇幅不長,共一章八句。舊謂一句一章,一人唱一句,三人同和之,也就是祭時唱的頌歌。但這一頌歌不是從正面進行頌揚的,而是從祭祀的肅穆與虔誠來表現對文王的崇敬:肅穆而清靜的宗廟,公侯們恭恭敬敬舉行祭禮,參加祭禮的公侯人數眾多,威儀整齊;大家匆匆奔走在廟里忙祭祀,從來都沒有人有厭倦之情。他們以虔誠之心,表示要保持發揚文王的德政,讓文王之德行教化顯揚于天下。
這首頌歌文字古樸,不作夸飾,不用比興,顯得莊嚴典雅。在寫法上運用賦的手法,平鋪直敘。首先頌揚清靜的神廟,然后著重描述那些懷著神圣的感情來參加祭禮的人們,其中有恭敬和順的助祭公侯,又有眾多秉承文王之德的執事。他們的虔誠之心,都從他們“駿奔走在廟”的行為和“無射于人斯”的精神狀態中表現了出來。這種烘云托月的手法,正好稱為“虛處著筆,誠妙手也”。
上一篇:《清人》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漸漸之石》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