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其野
作者: 高益榮 【本書體例】
【原文】: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1)?;枰鲋?sup>(2),言就爾居(3)。爾不我畜(4),復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5)。昏姻之故,言就爾宿。爾不我畜,言歸斯復(6)。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7)。不思舊姻,求爾新特(8)。成不以富(9),亦祗以異(10)。
【鑒賞】:
這首詩同《衛風·氓》、《邶風·谷風》等詩一樣,是一首棄婦詩。只是它沒有象《氓》那樣較為詳盡地描繪從戀愛、結婚到被棄的全過程,而是選取女主人公在被棄返回家園途中由景聯情的描繪,抒發了她對小幸婚姻的悔恨和對負心郎的憤怨之情。全詩凡三章,每章六句,既描景,又抒情,情景相融,可謂《詩經》中短篇抒情詩中的上乘之作。
第一章,寫她被拋棄后返回娘家時的悔恨心情?!拔倚衅湟?,蔽芾其樗”二句,首先展現給讀者這樣一幅畫面:這位女子獨自一人行走在田野間的小徑上,路旁是一株株剛剛吐出嫩芽的臭椿樹。吐青的臭椿樹,說明時值初春,其次造成一個懸念,在明媚的春天,萬物吐青,生機盎然,為什么詩人的目光偏偏落在那被視為“惡木”的臭椿呢?再往下看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盎枰鲋?,言就爾居。爾不我畜,復我邦家。”原來詩人的思維由眼前的景物聯想到了自己不幸的婚姻?!多嵐{》:“婦之父,婿之父相謂昏姻。我乃以此二父之命,故我就爾居。我豈其無禮來乎?”詩人回想起,她們的婚姻是在兩家大人相允下結成的,自己并沒有什么非禮行為,而遭到休棄。因而產生一種悔恨之情。至此,讀者才會完全領悟詩人選用臭椿起興的真正用心,正如孔穎達說:“此女行野之所見非嘉木,所采亦非嘉卉,言外意自含蓄不盡?!闭\然如此,詩中的臭椿不是簡單的寫景起興,而是經過詩人主觀意識的篩選,取用同她主觀情感相一致的景象。這株株臭椿,令人不愉快,不正同拋棄她的負心郎一樣的可惡嗎?詩人準確地用客觀景物來襯托主觀情感,充分表現出《詩經》抒情詩所具有的意境美。
第二、三章,集中表現詩人由悔恨到憤怨的感情歷程。詩歌采用《詩經》常用寫法:章章連唱,基本句式不變,只是更換幾個關鍵詞,以達到感情的起伏變化、詠唱的回環往復的藝術效果。詩人無心欣賞大自然中的朵朵香花,而采的仍是“蓫”、“葍”這些“惡菜”,以此比喻那位負心郎。詩的后兒句便是抒發情懷,明確提出“爾不我畜,言歸斯復”。但絕不是我的過錯,而是你“不思舊姻,求爾新特”。詩人的感情從悔恨過渡到憤怨的控訴上,并且進一步揭露這位負心郎的卑鄙行徑。“成不以富,亦只以異”,“異是這句的詩眼,說明“并不是因為我家的財富不如人,而主要是你有異心”。詩人的無限憤怨之情溢于言表,正如陳子展先生說:“千載而下,讀此詩者,猶聞其憤怒聲音”(《雅頌選譯》)。
抒情詩是通過抒情主人公主觀感情的抒發來刻劃形象的。這首詩作者較好地把握了這一點。全詩通過棄婦返回娘家途中的由景即情的描繪,表現了她對自己不幸婚姻的悔恨之情和對負心郎的憤怒控訴。她的性格同《谷風》中那位性情軟弱的女子不同,她具有《氓》中女主人公剛強的性格,她對拋棄她的負心郎沒有祈求、哀憐,而是控訴、揭露。因此,這首詩可以同《氓》等篇詩結合起來看,就可以對詩的內容理解得更全面。
上一篇:《我將》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我行其野》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