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 史
李商隱①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②,豈得真珠始是車③。運去不逢青海馬④,力窮難拔蜀山蛇⑤。幾人曾預南薰曲⑥,終古蒼梧哭翠華⑦。【注釋】
①李商隱:見《馬嵬》(其二)。
②琥珀枕:宋武帝劉裕時,寧州獻琥珀枕。
③真珠車:裝有“照乘支柱”的車。
④青海馬:一種產于青海的雜交馬,據說能日行千里。
⑤蜀山蛇:史書記載,秦惠王為通蜀道,以許嫁五美女和送五金牛給蜀王相誘,蜀王派五個大力士(史稱五丁)往迎,五丁拔蛇崩山,終現崎嶇山道。
⑥南薰曲:傳說舜作五弦琴而歌南風。
⑦蒼梧:山名,相傳舜葬于此。
【詩本事】
此詩作于開成五年(840)。
【賞評】
這是一篇借古諷今之作。首聯兩句是名言,是此詩所詠之事的引語,這兩句寫得直截了當,毫無拖泥帶水之感。頷聯借“琥珀枕”、“真珠車”二典曲表唐文帝節儉重賢之德。“何須”、“豈得”二詞頗得情韻,“劉裕”之輩豈有此美操?此聯乃“頌”辭。頸聯則借“青海馬”、“蜀山蛇”之典委婉地表達出唐文宗的失敗結果。“不逢”、“難拔”二詞正是對其“有心殺賊”,又終“無力回天”之舉的生動圖畫。尾聯是詩人給唐文宗作的評語,極顯哀挽之情。歷史上能有幾個皇帝像舜那樣嘔心瀝血地治理天下呢?唐文宗就算一個!他這種“不求回報的付出”還是值得永世贊揚的。
本篇化議論于典故中,典故又多而巧,有若信手拈來,為李義山詩特色之一。
【詩評選輯】
①清·胡以梅《唐詩貫珠串釋》:詩雖詠史,亦隱刺當世,有謂而發。
②清·何焯《義門讀書記》:未詳何所指。
③清·紀昀《玉生詩說》:末二句自佳,前六句不復成語。
上一篇:白居易《詠史》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杜 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