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二首(其一)
李 白①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②,天涯去不歸。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寒雪作花③,蛾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④。【注釋】
①李白:見《烏棲曲》。
②玉關道:通向玉門關的道路。
③燕支:即匈奴境內的焉支山。
④青冢:昭君墳。《大同府志》:“塞草皆白,為此冢草青,故名。”
【詩本事】
此詩作年不詳,詠昭君出塞事。
【賞評】
太白,曰“謫仙人”,曰“詩仙”,詩句中往往傳達著不同常人的“靈心慧性”,故其詩讀來多有暢快流動的美感,本篇即是太白此一詩風的代表作。前四句詩人用“五言”,寄飽滿的感情于流動華美的詩句之中,產生出了無限凄美之韻。月光如流水般映在昭君倩美的身上,一走出這玉門關,美人的倩影可就再也看不見了。后六句詩人轉用“七言”,借字數之變化,使詩句富于節奏感而讀來朗朗上口,有如樂曲之一唱三嘆,回腸蕩氣!這正是太白的拿手好戲!“燕支”一句的景物描摹,傳出詩人對深沒胡沙的美人的關切之情。燕地長年苦寒,“雪花如席”,嬌嫩似月、婀娜多姿的昭君怎能抵擋?看來她要漸漸憔悴于此了!末二句“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較杜甫“獨留青冢向黃昏”的沉靜委曲之語直截了當些,而別有一番風韻。
上一篇:陳子昂《燕昭王》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劉長卿《王昭君歌》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