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
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
庾信原受梁簡文帝的倚重,他的詩,文藻艷麗,與徐陵齊名,當時世稱“徐庾體”。
公元554年,他出使西魏,被強行留下,而且作了北朝的官。但他內心卻深深苦念著他的故鄉和故人。在北方他滯留了28年,情緒起了很大的波瀾,心態變得十分復雜。經歷的深度,使他詩的藝術表現力,也走向深化,所以贏得杜甫:“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的評價。
王琳有功于梁室,梁亡后,他在郢練兵,要為梁雪恥。他和庾信是知巳,彼此可以無話不談。但玉門在西北,金陵在東南,兩地遙遠,郵遞極為不便,偶爾能得一信,實在太可貴、太令人激動了。何況在書信中也不能暢所欲言呢。在這種情況下,庾信突然收到王琳來信,可以想見他感慨萬端,無限凄苦的心情,多少往事,歷歷涌現心頭,使他不覺淚下如雨。
這詩寫得非常洗練,用字穩妥,但意象跳動;韻律和諧,但情感突出。詩人用極普通的文字,寫出極不普通的心境,用極少的文字,寫出極深厚的感情。書信來自萬里,淚水墜成千行。詩中用個“獨”字,顯示出庾信內心的寂寞;而他,也唯有在獨自的時候,才能盡情發泄自己內心的郁結之情,這詩中用一個“獨”字寫出收到王琳信時對他極大極深的觸動,捕捉了收到王琳信時一剎那涌現的心境,因而感人至深。
上一篇:趙翼《論詩(其三)》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二十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