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塞上詞
(宋)李綱
邊城寒早,對漠漠暮秋,霜風煙草①。戰 長閑,刁斗無聲,空使荷戈人老②。隴頭立馬極目,萬里長城古道。感懷處,問仲宣云樂③,從軍多少?
縹緲④。云嶺外,夕烽一點⑤,塞上傳光小。玉帳尊罍,青油談笑⑥,肯把壯懷銷了。畫樓數聲殘角,吹徹梅花霜曉。愿歲歲靜煙塵,羌虜常修鄰好⑦。
【作者簡介】
李綱(1083~1140年),南宋抗金名將。字伯紀,邵武(今福建邵武市)人。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進士。北宋末任太常少卿,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為兵部侍郎、尚書右丞。金兵圍汴京時,以尚書右丞任親征行營使,登城督戰,擊退金兵,但不久受到投降派的排擠。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為觀文殿大學士、湖廣宣撫使兼知潭州。后徙居洪州。著有《論語詳說》《靖康傳言錄》《梁溪集》等。
【詞語注釋】
①霜風煙草:指深秋時分風霜天氣以及變成煙葉一般枯黃的野草。
②荷戈:手執兵器。荷,執或握的意思。
③仲宣:東漢末年文學家王粲,字仲宣,以詩賦見長,為“建安七子”之一。
④縹緲(音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⑤夕烽:傍晚時分即將沉入地平線的夕陽。
⑥尊罍:尊,酒器。罍(音léi),亦是酒器。
⑦羌虜:羌指古代居住在以青海為中心,南至四川,北接新疆一帶地區的少數民族,東漢時移居今甘肅一帶,與內地政權常發生沖突,因而被稱羌虜,在此指代北宋末年的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
【內容簡析】
《喜遷鶯·塞上詞》是南宋抗金名將李綱所寫的一首反映六盤山地區戰地生活的長調。李綱在金兵南下時,曾上“御敵五策”,后來也曾上書反對秦檜議和。但在南宋王朝腐朽統治集團的壓制下,卻投閑置散,壯志難酬。這首詞大約寫于南宋初年,可能是李綱被罷相前后的作品,抒發了作者的愛國理想不斷遭受挫折之后,仍壯懷激烈、渴求報效國家、向往和平安定的感情與期盼。
詞的上闋,寫暮秋時節立馬六盤山頭的所見所感。“邊城寒早”三句,寫邊地風寒早降,雖為暮秋時節,但已風霜緊逼,枯草連天。“戰 長閑”,原詞脫缺一字,有人以為是“車”字或“騎”字,均似不妥。從全句意思看,它與下句“刁斗無聲”相接續,寫的是戰地無事、兵器閑置的意思。因“刁斗”是古時軍中巡更的銅器,“無聲”亦謂“長閑”,沒有使用,故而作者才慨嘆“空使荷戈人老”,使將士空耗光陰,日漸衰老。“隴頭立馬極目”以下幾句寫在六盤山上立馬四望,看到山腳下的長城古道,不禁生出無限傷感:當年東漢的王粲即王仲宣曾寫詩作賦,說從軍快樂,試問,他從軍生活到底有多少?作者在這里用典,意在說明邊地從軍生活的艱苦與漫長。
詞的下闋,寫邊關戰地生活場景,抒發作者的壯志豪情和對和平安定生活的期盼。起句“縹緲”寫邊地天高地闊,云霧縹緲。接下來寫在云霧與山嶺相連的山外,夕陽西下,落日成點,遼遠的邊塞之上傳來的光亮真是太小了。“玉帳尊罍”三句,寫夜晚降臨后,軍帳內將軍們喝酒宴飲,在青油燈的照亮下,談笑風生,但誰也不曾消磨掉自己保家衛國的壯志豪情。不知不覺中,戍樓上響起幾聲號角,又吹醒了一個寒霜落滿梅樹的早晨。詞的結尾,詩人生出心愿:希望年年都像現在這樣煙靜塵落,安寧和平,邊關之外的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都能和大宋王朝常修睦鄰友好,不再發動戰爭。
上一篇:(民國)蔡東藩《詠成吉思汗》六盤山詩詞賞析
下一篇:(唐)杜甫《喜聞盜賊蕃寇總退口號(其一)》六盤山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