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描寫《江蘇省·寒山寺》古詩詞賞析大全
寒山寺,在蘇州市閶門外楓橋鎮(zhèn),始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年間。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貞觀年間高僧寒山、拾得曾在此住持,遂更名寒山寺。唐代詩人張繼途經(jīng)寒山寺,寫有《楓橋夜泊》詩;從此,詩韻鐘聲,膾炙人口,寒山寺也名揚天下。寺院幾經(jīng)滄桑,張繼詩中所詠古鐘早已失傳。明嘉靖年間所鑄寺鐘傳說流入日本。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寒山寺重建時,日本募鑄仿唐式青銅乳頭鐘送歸,現(xiàn)懸于大殿右側(cè)鐘樓。
寒山寺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詩名] 楓橋夜泊
[作者] 張繼,字懿孫,襄州 (今湖北襄陽)人,唐天寶十二年進士,一生官位不顯,作詩直抒胸襟,不事雕琢。此詩寫午夜到拂曉,環(huán)境清幽,景物鮮明,藝術(shù)上有較高造詣,后世廣為傳誦。
[注釋] ●楓橋:《一統(tǒng)志》:“楓橋在蘇州府城西七里,南北往來,必經(jīng)于此,”●江楓:水邊的楓樹。江南人往往稱河為江,故稱江楓。●夜半鐘: 計有功《唐詩紀事》:“此地有夜半鐘,謂之無常鐘,繼志其異耳。”詩人在船上,聞夜半鐘聲,頓起羈旅之愁。
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
烏啼月落橋邊寺,欹枕猶聞半夜鐘。
[詩名] 過楓橋寺示遷老
[作者] 孫覿,宋代人。
[注釋] ●楓橋寺:即寒山寺。
艤舟初訪寒山寺,不愧姑蘇號水鄉(xiāng)。
妙利宗風懷拾得,紅楓逸興詠張郎。
小橋綜錯涵漪浪,古塔玲瓏立夕陽。
塵鎖故鐘何代物,無聲懸棟閱滄桑。
[詩名] 寒山寺
[作者] 愛新覺羅·溥杰
[注釋] ●艤舟:整舟向岸為艤,也就是泊舟的意思。●妙利句:說到了寺內(nèi)懷念唐代高僧拾得,想起他創(chuàng)立的妙利宗風。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張郎:指《楓橋夜泊》詩作者張繼。寺中有張繼詩刻碑。●故鐘:張繼詩中所詠古鐘已不知何時失傳,固稱故鐘。
古剎因詩遂得名,姑蘇城外訪鐘聲。
霜鐘俞字今猶在,無復江楓夜火明。
[詩名] 寒山寺
[作者] 樂時鳴
[注釋] ●霜鐘:《山海經(jīng)》:“豐山有鐘九耳,是知霜鳴”。郭璞注:“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此處喻指寒山寺古鐘。●俞字:寒山寺內(nèi)原有張繼詩碑,本為明代文征明所書,歷經(jīng)劫難,字跡殘缺,至清光緒年間由俞樾重寫再鐫。俞字即指俞樾所書之張繼詩碑。
上一篇:關(guān)于描寫《西藏自治區(qū)·定日絨布寺》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guān)于描寫《湖北省·峴山》古詩詞賞析大全